黄颡鱼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介绍


  黄颡鱼大规格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是指将3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左右的鱼苗培育成5-8厘米的鱼种。在培育过程中必须根据黄颡鱼的特点,抓住几个主要技术要点,才可获得成活率高、体质健壮的优质鱼种。
  
  1、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条件:培育池面积以1-2亩为宜,面积过大,易造成鱼种摄食不均,并给捕捞操作带来困难。池塘水深1.5米左右,池底平整,排水口处约20%面积降低20厘米左右。池塘淤泥少,保水性能良好,培育出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的动物类群。]后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鱼苗。

  2、苗种放养:每亩放体长3厘米左右的夏花苗种8000-10000尾。要求苗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病,苗种放养前严格进行药浴消毒。

  3、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投喂:投放苗种后池塘中浮游动物量可以满足苗种几天的摄食需求量。随着苗种个体增大,池塘中天然饲料减少,必须投喂人工混合饲料。在池塘中搭1个饲料台,每亩池塘饲料台面积6-8平方米即可。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

  饲料配制方法有3种:⑴将小杂鱼绞碎后掺拌部分鱼粉、蚕蛹粉、豆粉、麦麸、三等面粉等揉成团状饲料投喂,也可以将小杂鱼绞碎打成浆后用三等面粉黏合直接投喂;⑵将粉状原料混合均匀后加一定量的水揉成团状投喂;⑶将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破碎成微型颗粒饲料投喂。后两种配合饲料的配制方法为:鱼粉23%、蚕蛹粉8%、肉骨粉8%、血粉8%、酵母粉[酵母粉是酵母没有经过分解,但酵母浸粉的营养物质得到过分解,微生物吸收利用的速度和效率更高,发酵残留少;目前的生物发酵研究基本上采取酵母浸粉、酵母浸膏为多,酵母粉主要在传统的抗生素等发酵行业应用较广泛。]6%、大豆粉17%、标准面粉23%、植物油3%、微生素合剂1%、无机盐合剂1.5、黏合剂[黏合剂(英文名称adhesive)又名胶黏剂,俗称“胶”。]1.5%。一般苗种开始转化食性时投饲率为10%,以后逐渐下降到5-6%。每天投喂2-3次,苗种体长3-5厘米时每天投喂2-3次,以后每天投喂2次即可。

  4、日常管理:⑴饲料投喂要定时、定位、定量、定质,牡蛎。⑵每3-5天清整食场1次,每半个月消毒1次。投喂颗粒饲料的,消毒次数可适当减少。经常清除池边杂草和池中**污物。⑶每天清晨巡塘1次,观察水色和鱼的活动情况。下午结合投喂或检查吃食情况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⑷苗种培育期间随时捞出池塘中的蝌蚪,发现水蛇、水蜈蚣、龟鳖等敌害生物时及时处理。水鸟较多的地区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驱赶。⑸适时注水,改善水质。一般每10-15天加水1次。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