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址选择:选择周围植被茂盛,环境安静,无污染,水源充足,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资源丰富,无地质灾害隐患、交通方便、生态环境良好区域。仿生态大鲵驯养繁殖场[在中文常用的意思是指“繁殖宠物的商家企业”。]应设置在海拔700~1100m的山涧溪流间。
二、水质要求:清爽、透明,pH值6.5~7.5,溶解氧应大于7.0mg/L,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8~25℃,保持常年流水。
三、养殖池:(1)仿生态池:池子宽1~2m为宜,水深20~50cm,水流速度为0.2m/s左右。可每3~5m设置一个高度为30cm水流落差,池底铺设粗砂或小卵石。将池子分成几个相对**的养殖区,每个养殖区面积以15~20㎡为宜。根据地形设置洞*,洞*覆盖面积占生态池总面积的2/3;洞*口宽15~25cm,洞*口高10~15cm,洞*长为1~2m,洞*宽1~1.5m;洞内水深20~30cm,洞*底部铺3~5cm的沙层。洞*顶部有可开闭、用于取卵的观察口,洞*盖板覆盖土层大于30cm。池边坡两侧种植菖蒲等水草,仿生态池植被覆盖率应大于70%。(2)工厂化池:宜设置在可遮光且通风的建筑物内。分为孵化池、稚鲵池、幼鲵池、成鲵池、亲鲵池和饵料池。池壁、池底应光滑,池底由四周向**倾斜,倾斜度[函数F(x,y,...)在(x0,y0,...)的梯度就是函数在该点的导数,通常在数学上记作▽F(x0,y0,...)或gradF(x0,y0,...)。]为2左右,再由中心向排水口倾斜,倾斜度为1~1.5。
四、亲鲵的培育:1、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以1尾/㎡为宜,每个**繁殖区内放养10~15尾。2、投喂量和投喂频率:每次投喂量为大鲵体重的2~5%。冬季培育宜将水温控制在18~20℃,使亲鲵大量摄食,然后将水温降至4~10℃,使亲鲵进入冬眠,并应注意采取防冻措施。投喂适口营养全面的饵料。春季当水温升至12~16℃时,应及时调节饵料种类,适当增加注水量,促进性腺发育,调节光照在500勒克斯左右,调节好水质,做好水体消毒工作。产前培育主要调节水流,做好防暑降温[防暑降温,是在夏日高温天气采取的一种用食物,饮料解热的方式。]工作。宜加大水流量并增强水流声,投喂营养全面饵料,促进性腺发育成熟。8月初水温升至17~23℃时,应密切关注雌雄个体的性特征和性行为,适时进行催产或自然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