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鲟与杂交鲟生长的比较


随着鲟鱼养殖业的发展.其苗种供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与西伯利亚[西伯利亚地域辽阔,依照自然条件,可分为3个主要的地区:西部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介于乌拉尔山脉和叶尼塞河之间,中部为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起叶尼塞河西北角的普托拉纳山,东达勒拿河流域。]鲟苗种相比,以小体鲟[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 1758),为鲟科鲟属的鱼类,主要分布于欧洲的淡水。]为母本、西伯和亚为父本的杂交[杂交(hybridization;cross;crossing)定义:两条单链DNA或RNA的碱基配对。]鲟苗种更易得.但由于纯种小体鲟是一种小型鱼类.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较慢.所以很多养殖户担心此种杂交鲟的生长建度。本试验通过对西伯利亚鲟和以小体鲟为母本、西伯利亚为父本的杂交鲟仔鱼[仔鱼,别称凤尾鱼,俗称“子鲚”,学名“凤鲚”,属名贵的经济鱼类,因其尾部分叉形状像凤凰的尾巴,短呈红色,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称。]阶段[阶段是中国词语,读音是jiēduàn,表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区间段落。]、幼鱼阶段、成鱼阶段的饲养.得出这两种鱼在此三个阶段的生长基本一致.从而认为用小体鲟与西伯利亚鲟杂交育种是更快地解决全人工繁殖[人工繁殖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亲体的性产物达到成熟、排放和产出,并使受精卵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为苗种的过程。]以打破苗种供应限制的一条捷径。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苗种来源为从欧洲引进的人工繁殖的西伯利亚鲟发眼卵及由小体鲟为母本西伯利亚鲟为父本得到的杂交鲟发眼卵.经孵化,鱼苗体质健壮,品质优良。
1.2.仔鱼阶段(刚孵出的水花至40日龄)的饲养
在2.5mx0.5m的长方形玻璃钶水槽中放养仔鱼4000尾,折合16000尾/m³,水深20cm.每池水源相同.均由鼓式过滤器过滤生物膜处理的循环水[循环水主要有工业和家用两种,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节约用水。],水质清新,水质指标良好,整个试验期间D:0>5mg/L,氨态氮、**酸态氮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水的交换量保持在15L/分钟。用微颗粒饲料投喂,投饵宰由最初的15%的过量投喂,过渡到末期的6%适量投喂;及时清除残饵及死鱼,调整日粮,投饵时水静止半小时以上。让仔鱼充分摄食;鱼苗从孵出第九天开始投喂,以后每隔10天随机取样50尾测量一次体重。取其平均值,测体重时用滤纸擦干鱼体,用万分之一天平测得。
1.3.幼鱼阶段(40日龄~l15日龄)的饲养
从40日龄始.将仔鱼移入3.5m*06m、水踩40cm的长方彤玻璃钢水槽饲养,各水槽水源相同.为封闭循环水.处理方式与仔鱼阶段一样,水质指标怠好每15天取50尾鱼用电子天平称重。
1.4成鱼阶段(115日龄~235日龄)的饲养
将l15日龄、平均体重均在60.0g的西伯利亚鲟、杂交鲟各1000尾放入同一水泥池中饲养.水泥池面积100m².水深80cm,后期随鱼体生长进行两次分池,鱼池中存鱼始终不超过600kg,以保证2%~5%的投饲率;养殖方式流水养殖,整个养殖期间水温20°C~27°C,溶解氧充足,每月每种鱼随机取30尾打样,称量体重。

二、试验结果

1.仔鱼阶段:结果见表一。

表1仔鱼阶段生长比较

SGR=100x(InWt-InW0)/t,Wt为最终体重,W0为初始体重,t为实验天数。

2.幼鱼阶段:结果见表二。

表二幼鱼阶段生长比较

3.成鱼阶段:结果见表三。

表三成鱼阶段生长比较

三、分析与讨论

1.西伯利亚鲟和杂交鲟生长的比较。由表一、二、三可以看出,虽然两种鱼在生长上有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经分析P<0.06,可以认为两种鱼在仔鱼、幼鱼、成鱼三个阶段的生长基本一致。

2.杂交鲟的生长表现出了**优势[**优势(heterosis),是指**第一代在体型、生长率繁殖力及行为特征方面均比亲本优越的现象。]。小体鲟是一种小型鲟鱼,生长较慢,由我们的养殖试验也可以得出小体鲟生长较慢的结论:二龄的小体鲟只有800g左右,而二龄的西伯利亚鲟、史氏鲟等品种平均也要在2kg左右。小体鲟和西伯利亚鲟杂交后并投有表现出母本的这种生长滞后性,这是因为有时候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个体的某一数量性状并不等于两个亲本的平均,甚至会超出亲代范围,比两个亲本都高;一般认为如**的活力超过双亲的中间值就有**优势。本试验中的杂交鲟的生长与生长快的父本西伯利亚鲟的生长没有差异,可见具有杂交优势。

3.此次试验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可以加速鲟鱼人工繁殖的进程叶富良等通过研究我国3种鲟科鱼类,认为它们是K选择的鱼类,具有个体大,寿命长.性成熟[性成熟(sexual mation) 是个体发育的一个方面。]迟,性周期长,种群繁殖力小.恢复能力低的特点。因为西伯利亚鲟雌鱼要19龄~20龄才第一次性成熟,就算人工培育亲鱼也要8龄以上.并且产卵间期长达3年~5年,雄性个体性成熟年龄稍短,为17龄~18龄;而小体鲟性成熟年龄早,自然界中雌性也只有4~7龄,所以用小体鲟与西伯利亚鲟做杂交会大大缩短亲鱼培育的时间,提高亲鱼的利用率。又因为小体鲟是一种小型鲟鱼,纯本的小体鲟生长缓慢,如10月龄的西伯利亚鲟重1.5kg,而小体鲟只有0.5kg重,小体鲟为母本、西伯刺亚鲟为父本的杂交鲟在生长方面表现出的**优势,解决了这一问题。实际上国外已经有用小体鲟做杂交的典范:用欧洲鳇与小体鲟杂交得到贝氏鲟(bester),其生长迅速,抗逆性强,是深受欢迎的养殖好品种。这很值得我们借鉴。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