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剖检是现场诊断禽病的重要方法。某些禽病外向表现特征相似,很难辨别,要想准确的治疗,需对病死禽进行剖检。对病死禽剖检需要配备剖检器械,术者还要掌握剖检顺序和方法,注意一些剖检事项。

病死禽剖检注意哪些剖检事项

  1、剖检器械

病死禽剖检注意哪些剖检事项(图)

  (1)搪瓷盘,约40厘米x60厘米大小,用于解剖时存放禽尸体[尸体,指生物死后留下的躯体。],防止污染场地;

  (2)解剖刀或手术刀,用于切割皮肤、肌肉,检查实质**;

  (3)外科剪、骨剪,用于剪开肠管、剪断骨骼和摘取内脏;

  (4)镊子,夹住检查物;

  (5)广口瓶,装被检内脏。

  2、剖检顺序及方法

  病理剖检的顺序,先作体表检查,看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寄生虫如虱子、皮螨等,再查体表有无肿瘤、脓肿、水肿、创伤,看口、鼻有无分泌物,冠、肉垂及羽毛状态如何,*门周围有无粪便污染、尸体肥瘦和是否脱水、肿胀。体表检查完后,有条件的可将尸体浸在消毒液中浸湿,以免在剖检中羽毛和尘埃飞扬,污染环境。剖检时将尸体仰卧,沿腹中线切开皮肤,随后用刀或用手从后向前剥离皮肤。要注意皮下有无黄白色干酪样小结。是否水肿,肌肉是否出血等情况。要按照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的顺序作认真的系统观察,包括鼻腔、气管、肺、气囊、食道、胃、肠、盲肠、扁桃体、心脏、脾胜、卵巢、输卵管、肾、**、法氏囊、胰脏、胸腺、脑和外周神经、胸腔。检查完后,找出其主要的特征**理变化[病理变化是指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原理和疾病过程中发生的细胞、组织和**的结构、功能和代谢方面的改变及其规律。]和一般非特征**理变化,作分析和比较。

  3、剖检时注意的事项

  ,在剖检时要了解死禽的来源、病史、症状、治疗经过及防疫情况。

  第二,在剖检时必须全面细致地观察,顺序进行全面的分析考虑,切不可马虎,或主观片面从事,否则难以作出正确判断。

  第三,要准备必要的器械及消毒药液,手指有外伤时不宜参加剖检工作。

  第四,剖检的时间应越早越好。死后时间过长,尤其是在夏季,尸体容易**,对其病变观察不利。一般**尸体不再进行剖检。

  第五,有条件的禽场,剖检应在一检室内进行;农村户养禽场,剖检应离养禽场、养鸡户及河渠和交通道路稍远的地方进行,以防疫病传播。

  第六,剖检后要认真处理好现场。死于传染病的尸体应全挖坑深埋,连同血水、粪便、羽毛和污染的表土一起铲入坑内,上面撒上石灰等消毒,然后盖土压实,以防疫病传播。

  4、病料[病料是从得病的动物(多为死后)身上采集的组织或**,用来进行疾病的研究工作。]采集及送检

  为了通过才怪淦对疫病作出正确的诊断,首先依赖于病料采集、处理和送检的正确与否。现介绍几种采集、处理、保存[保存是中国汉语内的一个词语,使事物、性质、意义、作风等继续存在,不受损失或不发生变化的意思。]、运送的常用方法。

  病料采集时应选择有代表性,保存良好的病死禽为对象。在采取病料时应避免肠内容物、羽毛和脏物污染,并做详细记载。主要项目有发病地点、畜主与场名;动物品种、年龄、发病时间;流行情祝、发病、死亡率;临床解剖主要症状,防疫、治疗、饲料等情况。用灭菌试管、平皿或瓶装存被采病料。

  保存方法:分冷藏保存和化学保存。前者是将病料装好后置于有冰块的容器中,一般能保存1~2天。后者是将病料浸入10%的福尔马林液中,溶液

  应大于病料组织的10倍。供组织切片用;将病料组织浸人50%**生理盐水中,供分离**用。

  将采集好的病料样本包装好后,即可派人以快捷方式送至有关化验单位,做进一步检验。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