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鸡的过程中,饲养人员有的发现有些疾病不是很好确诊,尤其是鸡新城疫[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与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病混感,人们对新城疫的防治很重视,研制出各种不同毒力的**,制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免疫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该病发生后易继发大肠杆菌病,使鸡产蛋量下降,死亡增加,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详解鸡新城疫与大肠杆菌病混感的防控措施:

一、临床症状

经现场临床观察,发病鸡初期体温升高达42.5t~43^C:,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羽毛松乱,无光泽、垂头缩颈、翅膀尾翼下垂,、不愿走动,鸡冠和肉髯发绀,眼半闭或全闭似昏睡状态,病鸡张口伸颈,气喘,呼吸困难,常有“呼噜”声响,咳嗽,口腔中分泌物增多,常摇头并有吞咽动作,企图将黏性分泌物排出,下痢,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病程约2~3天。幸存者转为慢性,出现神经症状,头颈向后仰翻或向下扭转,有的置于背部,产蛋量急剧下降,软壳蛋明显增多。

详解鸡新城疫与大肠杆菌病混感的防控措施

二、剖检变化

先后剖检15只病死鸡,可见喉头和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有黏液;肺充血;嗉囊肿胀充满酸臭、浑浊液体,气逢有炎性渗出;肝肿大,中间有针尖状白色结节,整个肝脏表面被覆一层纤维素性膜,心冠脂肪和腹部脂肪有出血点[出血点是指自发性出血不止,危及生命(包括颅内出血),出血的特点是皮肤、粘膜广泛出血,多为散在性针头大小的皮内形成瘀点或瘀斑,叫皮下出血点。],心包腔内积有黄白色膜状物;个别腹膜黏连;腺胃*头肿胀、出血,肌胃内膜易剥离,肌层有出血斑,有的出血斑发生在腺胃与肌胃交界处;肾脏肿大,瘀血;小肠黏膜呈点状、片状或弥漫性出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坏死;直肠和泄殖腔充血,个别有出血点;个别鸡回肠黏膜表面有枣核样肿大突起。根据以上检验结果诊断为新城疫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三、防控措施

1、使用瘟疫康散(500克拌200斤料)+大杆净(100克兑水400斤),连用3-4天。

2、加强饲养管理

注意鸡舍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密度过大,减少应激因素,尽量减少昼夜温差。做好鸡舍环境消毒工作。

采取以上措施后,鸡群病情得到控制,采食量逐渐恢复,精神状态恢复正常。因此在养殖鸡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在免疫的过程中,同时还要注意环境卫生,这样能够更好的减少疾病的发生,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