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鹅的过程中,养殖户会经常在养鹅场发现鹅啄癖的现象,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引起鹅啄癖?如何防治?下面本文详细介绍造成鹅啄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如下:

  鹅啄癖的原因:

  一、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管理方面

浅谈造成鹅啄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图)

  ①饲养密度:育雏舍温度过高或低,密度过大或过小,易使雏鹅体内的热量散发受阻而使其狂躁不安或使雏鹅遇冷而导致卵黄吸收**,也影响雏鹅的采食和饮水量;成年鹅运动量小、水源不足、交配、随地产蛋等因素,也易导致相互打架,形成啄癖。

  ②通风换气:圈舍密封较严、粪便清理不及时、垫料霉变等,使舍内的二**碳、二**硫、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或饲喂时间间隔过长等,都是鹅形成啄癖的原因。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是一种物理术语,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光通量。]:光照过强是引起鹅啄癖的又一重要因素,尤其是饲养于开放舍、在夏季进入产蛋期的鹅群。

  二、营养方面

  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配合不合理也是鹅发生啄癖的因素。由于饲料原料[饲料原料是指在饲料加工中,以一种动物、植物、微生物或矿物质为来源的饲料。]价格猛涨,导致个别厂家生产的饲料营养不均衡,蛋白质和维生素缺乏;青绿色饲料补充不足,缺乏矿物质(钙、钾、锌、铁、锰、硒等),氨基酸不平衡,也易导致鹅啄癖。

  三、疾病方面

  当鹅发生球虫病、拉痢或其他疾病时常由于*门上粘有异物而引起鹅群间的相互啄斗。发生体表及体内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寄生虫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时,常引起鹅结膜炎,而使眼睛水肿、流泪、发炎,严重的出现采食困难,引起打斗。母鹅病源性或生理性脱*、皮肤外伤等因素都可诱发啄癖的发生。即将开产时母鹅血液中所含的雌激素和孕酮、公鹅雄激素的增长,都是促使啄癖倾向增强的因素。

  鹅啄癖的防治:

  一、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均衡饲料营养,做好消毒防疫工作,预防疾病发生。

  二、治疗

  一旦发生啄癖,可采取下列措施:用1%~2%的石膏粉[通常为白色、无色,无色透明晶体称为透石膏,有时因含杂质而成灰、浅黄、浅褐等色。]配合中升阿莫西林混饲7天,用于防治啄羽、啄*。用中升金碘消除氨气,补充青绿饲料。也可选用咬啄停、啄羽灵等药物进行拌料饲喂。鹅发生体表及体内寄生虫病,可用溴氰菊酯[溴氰菊酯(分子式C22H19Br2NO3,式量505.24)是白色斜方针状晶体,熔点101~102℃,沸点300℃。]喷杀,用中升伊虫净拌料驱虫。对鹅体外伤或啄伤要及时治疗,涂擦紫药水[紫药水是一种消毒防腐药,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对组织无**性。]、碘酊等,并隔离饲养。

  以上内容就是详细总结造成鹅啄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仅供广大养鹅户参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