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蛋鸡是指饲养起来专门生蛋以供应蛋只的鸡,跟肉用鸡不同,人们饲养蛋鸡的主要课题是提高鸡蛋质量和保持或提高产蛋量,而并非提高鸡肉品质。]的育成期是一个很重要的生长阶段,这对于生产性能、体质起到关健的作用,所以为了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在育成蛋鸡的日常饲养管理中一定要多加注意,以下详细介绍蛋鸡育成期的科学养殖要点,育成期蛋鸡的光照[①光线的照射,是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方法:
蛋鸡育成期的科学养殖要点
一、搞好鸡舍内外环境的消毒
蛋鸡场的很多疾病是通过横向传播方式造成的,所以通过对鸡舍、周围环境和鸡体的消毒,切断疾病横向传播的环节,是控制疾病发生,减少鸡只死亡的有效途径。具体采取的技术措施是:
进鸡前2周首先进行彻底清扫、清洗鸡舍,然后用消毒药品清洗消毒。
用熏蒸消毒,密闭1~2天,并注意提高鸡舍的温湿度,以提高消毒的效果。
在进鸡前1天用消毒液喷雾消毒一次,地面用1%~2%的烧碱溶液消毒。
进鸡后每周进行1~2次带鸡消毒,消毒药物交替使用,避免耐药性的出现。在疾病的多发季节每周进行2~3次消毒。炎热的夏季每天进行1次消毒,还可同时起到一定的防暑降温作用。
二、按照鸡群[鸡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ī qún,是指平庸之辈。]的体重[体重body weight为 *体或穿着已知重量的工作衣称量得到的身体重量。]和体况
提供不同配方饲料培育出佳体重、体型的鸡群在育成鸡的培养过程中,要调控出佳体重体型的鸡群,不能简单地依据龄期的变化变更饲料配方,必须根据育成鸡的生长发育[生长是指身体各**、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特点、鸡群的体重与体况,提供饲料配方。在养鸡生产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鸡群,由于育成阶段的频繁免疫,夏季的高温、疾病、**环境等应激因素的作用,造成了育雏结束时鸡的体重不足。
所以,我们应针对不同状态的鸡群,采取不同的营养对策,来加以"纠正"。具体采取的措施是:在鸡群转入育成舍后,继续饲喂雏鸡料,利用12周龄前体重快速增长的潜力,使鸡的体重尽快达到育种公司提供的标准,在体重达到标准的上限时,将雏鸡料逐渐更换成营养浓度较低饲料,一直饲喂至达到理想的性成熟[性成熟(sexual mation) 是个体发育的一个方面。]体重。
另一类是育雏期末体重接近或达到标准的鸡群,对待这样的鸡群可采取下面的措施:鸡群转入育成舍后,经一周的恢复,在体重达到标准的上限时,将雏鸡料逐渐换成营养浓度较低的饲料,并对体重进行监控,以防鸡只过肥超重。
当出现超重现象时,不要急于减料,应保持上一周的饲喂量使体重匀速达标,防止体重下降,影响日后的产蛋性能。此阶段建议使用的日粮营养水平:粗蛋白15%~16%,代谢能11.75~12.13兆焦耳/千克。
近年来,由于品种的不断改良,鸡只出现了早熟化,体重小型化,采食少量化等新特点,加之一系列应激因素以及利用现有设备与减少饲养密度的矛盾等问题的存在,在大的商品蛋鸡群,出现超重现象并不多见。限饲对商品蛋鸡来说,已不像种鸡那样重要,只要我们注意日粮中能量、蛋白质平衡,其他营养素齐全,就能保证育成鸡有一个良好的生长发育状态,不会出现个小体肥的鸡群。
育成期蛋鸡的光照方法
⑴整个育成期一直采用自然光照,这样势必造成以下**后果:如果此时自然光照逐渐延长,会引起鸡群性成熟的提前到来,而体重并未达到开产时的标准,这样在尚未达到预产期就提前产蛋,蛋重轻、产小蛋的时间长,从而使利润下降。如果此时自然光照逐渐缩短,将会导致鸡群体成熟提前到来,而卵巢尚未发育,从而引起开产推迟、饲料浪费、成本上升,同样使利润下降。
⑵有些养殖户担心鸡群达不到上笼体重,育成期光照时间比标准时间长2小时~3小时,甚至是16小时,这样势必缩短了开产前后光照**的时间余地。事实证明,短时间的光照**比不上长时间光照**的产蛋效果,甚至推迟开产,高峰期维持时间短,总产蛋量降低。
⑶育成期光照时间必须是科学的、固定的,不能随意延长或缩短。冬末春初育成,自然光照时间逐渐延长,育成期固定光照时间要以18周龄的自然光照时间为准。夏末到秋冬育成,自然光照逐渐缩短,这时的育成期光照以第七周时的自然光照时间为固定光照时间。整个育成期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是一种物理术语,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光通量。]也是应该控制的。在夏季,外界光照强度太强,应对窗户进行遮挡,避免阳光直射鸡体,引起啄癖和影响生长发育。在冬季应防止光强度太弱,保证每平方米有1瓦~3瓦的光照强度是较理想的。补光时一般采用25瓦灯泡,灯泡间距3米、距地面2米即可。
⑷产蛋期要求光照时间固定不变,光照强度不能减弱。主要是在产蛋前光照**时容易出现问题。
有的蛋鸡场产蛋前一次加光2小时~3小时,分2次~3次就能将光加到16小时。因蛋鸡对光照**比较敏感,除第一次加光外,每次加光不应超过1小时,如果**过度,会造成性成熟较早的鸡只卵泡发育异常,双黄蛋过多,脱*难产鸡只增多,另一部分发育晚的鸡只将减少光**的机会,卵泡发育受到抑制,会推迟开产,甚至终生不产。
正常情况下,鸡群在18周开始进行产蛋前的光**,如光照能持续**到产蛋高峰效果好,这时应增加1小时光照或增加至少13小时光照,每周或每两周增加15分钟或30分钟直至光照时间达到16小时,以后一直保持光照时间固定不变。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5瓦为宜。
以上就是蛋鸡育成期的科学养殖要点,育成期蛋鸡的光照方法的具体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采用现代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方法,必须加大营养浓度,精心管理,这样才会达到早转群,早开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