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鹅,指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起来专门生蛋以供应蛋只的鹅。鹅蛋是饲养蛋鹅的主要收入来源。跟肉用鹅不同,人们饲养蛋鹅主要是提高鹅蛋质量和保持或提高产蛋量,而并非提高鹅肉品质。而冬季[冬季是四季之一,秋春之间的季节。]气温寒冷,养鹅会比较困难,很多养殖户会停止饲养鹅,但有些养殖户会克服困难,创造更高的收益。相对于春夏时的温度,冬季养鹅时,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是棚舍内过于潮湿或通风不佳的话,极易导致鹅群发生疾病,造成经济损失。那么,冬季如何养蛋鹅?怎么提高产蛋率?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冬季如何养蛋鹅?
1、精选雏鹅
冬季寒冷,在选择雏鹅饲养时一定要选择体型大而健壮、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快、抗病力强的杂家品种鹅,体型大而健壮,这样才能抵御冬季的严寒;生长快,冬季较短,如果生长缓慢,会错过较佳的上市时间;抗病力强,冬季易引发多种疾病,抗病力强可抵御一些常见疾病。在选鹅时选择活波好动、反应灵敏、叫声有力,用手握住颈部提起,双脚能够迅速收缩的,而腹大、歪头的要及时淘汰。
2、温室育雏
在刚出壳的雏鹅体质较弱,对于外界的环境的**较为敏感,而冬季更是寒冷天气,如果在雏鹅出壳时不能维持在一个相对温暖的环境,可能会使其活活被冻死。所以要采用温室育雏,一般在出壳的前三天,要保持温室在28-30度,而随着雏鹅的生长,在一周至两周时温度在25-28度,待15日龄后只需保持18-20度的温度即可。另外温室的湿度也要控制,湿度过低,雏鹅的羽毛生长**,脚趾干燥,生长错位,而湿度过高,高温高湿环境,以引发疾病,也会**雏鹅的呼吸和消化,较佳的湿度在50%-65%之间宜。饲养时月也要注意饲养密度,密度过高,易发生抢食和吃不到的现象,影响正常生长。
3、保持光照
冬季白天时间短,自然阳光不能满足鹅群生长所需,光照能提高鹅体表体温,血液流动加快,加快新陈代谢,促进消化,让鹅能迅速的生长,起到快速育肥的作用。如果光照不足,生长缓慢,体质虚弱,鹅群每天要保持14-16小时的光照,自然光照不足,可利用灯光照射,晚上的灯光要稍微暗淡,但在傍晚时要加加强灯光两小时,模拟春夏的光照条件,促进鹅群快速生长。
4、疾病防治
冬季虽然气温寒冷,但是疾病的防治工作还是不能忽视,在引种前和出售后要及时对鹅舍、饲养用具进行全面的消毒。冬季易感染鹅瘟,鹅在引进后要及时注射小鹅瘟血清或小鹅瘟**,在饲养时要注意鹅舍的卫生,勤打扫、勤换垫草,定期对饲槽和饮水器具清洗消毒。饲料一定要保证新鲜,严禁用被农药污染的农作物秸秆、草、菜喂时,谨防中毒,另外为了提高鹅的适口性,对农作物的秸秆后经过氨化处理在喂食。
怎么提高蛋鹅的产蛋量?
1、适宜的生长环境
要想鹅多产蛋,适宜的环境温度是必不可少的,保持鹅舍的温度在20度左右,另外采取科学合理的光照也是提高鹅产蛋率的一种重要方法,每天提供13-15小时的光照,提高鹅的新陈代谢能力,从而延长鹅的产蛋期,可提高产蛋量以及提升种但的品质。
2、合理调整饲料配方
鹅产蛋离不开蛋白质和其他的能量,提高饲料中粗蛋白的比例,增加蛋白质的含量,使鹅的产蛋数量增多,在鹅的产蛋旺季,蛋白质比例要占20%左右。另外还要注意其他矿物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这些物质过多后缺少都会影响额的产蛋率,严重时完全停止产蛋,还会患上疾病,危害鹅的生命。
3、合理饲喂
要提高产蛋率,喂**饲是必不可少的,平均每只鹅每天需喂食200可左右的精饲,一般分为三次饲喂,后一次尽量在晚上时,据实验证明,在晚上喂食时提高产蛋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喂食喂食方法,一只鹅年产蛋量可达60-80枚。另外除了在圈舍饲养外,还需结合放牧,每天需要鹅去田间、水沟等地,自行觅食野草、小鱼虾等。
4、性**[性**指的是能导致性欲和性唤起的因素,一般包括性幻想、动作、理化、生物、第二信号系统的单一或综合的对“性”的**方式和作用。]
公鹅的性**能促进母鹅的性机能,从而使其提高受精率和产蛋率,一般养殖场地会将公鹅和母鹅一起饲养,一般鹅群公母比例在1:6,这样才能增加额的产蛋率和产蛋树,实现较大化经济效益。
上述就是关于“
冬季如何养蛋鹅?冬天如何提高蛋鹅产蛋量?
”的内容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来源:兽药招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