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事鸡养殖业的养殖来说雏鸡开食以及雏鸡开口料都非常的重要,刚出壳的雏鸡,肠胃发育不健全,消化功能很弱,如开食过早,对胃肠有害,如开食过晚,会消耗雏鸡体力。因此,把握雏鸡时间非常的重要,那么雏鸡什么时候开食,雏鸡开口料怎么选择?以下做个介绍。
雏鸡什么时候开食
刚出壳的雏鸡体内有足够的卵黄,3―5天内可供给雏鸡部分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七大类,通常被称为营养物质。],适时开食有助于雏鸡腹内蛋黄吸收,有利于胎粪排出,促进其生长发育[生长是指身体各**、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是育雏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开食不宜过早,开食过早会因消化**脆弱而受到损害,过晚开食则会消耗体力和营养物质,不利于雏鸡生长发育。雏鸡开食多在孵出后12小时~24小时,这段时间开食的死亡率低。
雏鸡的开食,可在雏鸡饮水3小时之后,一但有6-7成的雏鸡可以随意走动,雏鸡群中有一半的雏鸡有啄食行为时开食为宜。但一般不应超过36小时,过48小时开食,则明显消耗雏鸡体力,从而影响雏鸡的增重。周的饲料放在平盘或塑料蛋盘上,不要将饲料放在报纸或塑料纸上,既浪费饲料又不易于消毒,容易造成污染。
稍加拌湿的饲料为佳,并且拌一定比例的**素和抗菌素,若有条件还可在雏鸡料中加一些大蒜汁,可预防雏鸡消化道疾病。饲料要现拌现用,采取勤添少喂的方法,尤其是夏天,一般情况下一天喂料4-6次。一周以后可改用饲料槽装料饲喂雏鸡。
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雏鸡的饮水和采食情况,不能发生抢食和抢饮的情况,若有发生不仅严重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会造成雏鸡相互挤压,出现踩伤和踩死的现象。另外一定要注意饲料盘和饮水器[特性品种:饮水器 颜色:白色+蓝色 规格:170mm×50mm(长×宽) 货号:D012详细描述1. 设计简单、大方,包装精美。]的清洁,刚开食的雏鸡常常是边吃料边排便,每次添食时都要清除食盘中的粪便;饮水器每次换水时清洗一下再加水,好每天用消毒药水清洗一次。
雏鸡开口料
发酵小鸡开口料
产品优势
1,精选优质易消化的原料,保证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吸收,使小鸡平稳的从卵黄素营养过度到外来饲料营养,并保证消化系统的正常发育。
2,本品添加了先进的卫生态制剂整体促进蛋雏鸡体内的菌群平衡,增强小鸡的疾病抵抗力,提高小鸡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
3,使用本品;以海兰褐为例蛋鸡7日龄平均体重能达80克,高出平均体重10克,14日龄平均体重可达142克,高出平均体重48克,前14天的耗料增重比为1.60左右;14日龄平均胫长达45.6mm。
雏鸡发酵开口料优势
雏鸡发酵开口料用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口腔,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发酵,雏鸡发酵开口料含有大量高活性益生菌对雏鸡的肠道进行有益菌[有益菌一般是指在人体肠胃生长的、对人体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或真菌。]群保护,主要有一下四大优势。
一、饲料经过体外预消化,大大提高了消化吸收率[吸收率是指投射到物体上而被吸收的热辐射能与投射到物体上的总热辐射能之比称为该物体的吸收率。]饲料发酵后发酵液态料中的*酸菌[*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和有机酸(*酸和酪酸)对消化和免疫功能均有益处。蛋白质经过益生菌和酶制剂的消化变成氨基酸和小肽,淀粉变成小分子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率提高15-25%,粪便中几乎看不到未消化的玉米豆粕粒。
二、大大提高饲料适口性和均匀度饲料经过浸泡使饲料中可溶性营养成分溶于水,饲料微粒吸水膨胀增加了表面积,变得松软,适口性好;饲料营养素混合均匀,不会出现粉料的分层现象,有利于雏鸡采食和消化吸收。有研究报道指出,因液态料饲喂雏鸡采食量(按干料计)可提高9.19%~12.08%。
三、补充肠道有益菌,大大提高雏鸡抗应激能力液态料经过发酵*酸菌和有机酸的产生抑制了致病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生长和脱落保障了肠道的菌群平衡。外源性的添加有益菌强化了雏鸡肠道的菌膜屏障,组织有害菌进入血液进而侵害集体组织,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
四、降低舍内氨气,减少呼吸道[呼吸道,respiratorytract,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疾病的发生。氨气具有强烈的**性和溶水性。氨气浓度过高容易损伤呼吸道粘膜,有害菌侵染呼吸道诱发呼吸道疾病。高浓度的氨气溶于水极大的降低了雏鸡的免疫力。有益菌可降低雏鸡舍内70%的有害气体大大降低了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概率。相比干料,液态料饲喂减少了空气中粉尘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病菌通过粉尘进行传播,有效的降低了雏鸡呼吸道疾病发病率。
雏鸡什么时候开食,雏鸡开口料就是以上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此外,除了以上介绍的之外,选择育雏的季节也非常的重要,不仅关系到雏鸡的成活率,而且对今后的生产性能、经济效益有着很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