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涵体肝炎是一种广泛传播于鸡、麻雀等家禽中的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此病可通过与感染鸡直接或间接接触水平传播,经呼吸道[呼吸道,respiratorytract,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消化道及眼结膜而感染。以下就对鸡包涵体肝炎怎么治疗给大家做个详细的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鸡包涵体肝炎的原因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腺**(adenovirus)是一种没有包膜的直径为70~90 nm的颗粒,由252个壳粒呈廿面体排列构成。]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病鸡死亡突然增多,严重贫血、黄疸、肝脏重大出血和坏死灶,可见肝细胞核内有包涵体。该病又称贫血综合征。
本病于1951年首次发生于美国,随后流行于欧美,我国也有该病的发生。其是由鸡腺**所引起,以肝脏出血,严重贫血,黄疸,肌肉出血和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突然增高,并在肝细胞中形成核内包涵体为特征的传染病。
鸡包涵体肝炎的症状
经自然感染的鸡潜伏期[潜伏期是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1~2天,初期不见任何症状死亡,2~3天后少数病鸡精神沉郁、嗜睡、肉髯褪色、皮肤呈**,皮下有出血,偶尔有水样稀粪,3~5天达死亡高峰,死亡率达10%,持续3~5天后,逐渐停止。蛋鸡可出现产蛋下降。鸡群如果有其他传染源污染时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可使死亡率增加到30%。
本病潜伏期,一般不超过4天,在生长鸡群中发病迅速,常突然出现死鸡。病鸡发热,精神萎顿,食欲减少,下痢,嗜睡,羽毛蓬乱,曲腿蹲立。少数病鸡呈现黄疸症状。4~10周龄的青年鸡,如果在双脚麻痹,临死前有的发出呜叫声,并出现头背反 弓等神经症状,则常常是贫血和精神沉郁的,病程为10~14天。
不满5周龄的鸡感染时,一般到8周龄时即可完全痊愈。发病率可高达,而死亡率从2%到10%不等,有时可达30%~40%。感染本病的1,日龄雏鸡呈现严重贫血症状。
鸡包涵体肝炎的治疗
预防措施
从包涵体肝炎阳性种鸡群中培育的雏鸡,应与其他鸡隔离饲养。注意搞好卫生,消除应激因素,如寒冷、过热、贼风以及断喙过度等。本病的预防主要还是从加强饲养管理、控制诱因等方面来考虑。碘制剂和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是最普通的家庭洗涤中的“氯”漂白剂。]对腺**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可选用。由于**类型很多,使用**的效果并不很理想。
治疗方法
给鸡群喂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并结合使用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和维生素K,能使损失降低到低限度。治疗方法可用维生素C针剂(每支2毫升,含0.1毫克),维生素K,、维生素K4针剂(每支1毫升,含4毫克),庆大霉素[庆大霉素是为数不多的热稳定性的抗生素,因而广泛应用于培养基配置。](每支1毫升,含20毫克)各1支,对凉开水250毫升,让病鸡自由饮用,疗程1周,停药3天;改对凉开水500毫升,饮1周后停药。对重症鸡可同时肌注庆大霉素2毫克,早晚各1次。
有包涵体肝炎可疑鸡蛋孵出的雏鸡,应在其可能暴发本病之前2~3天喂治疗药物,应连续喂4~5天。在抗生素治疗结束后,可接着再喂3~5天的微量元素铁、铜和钴的合剂,这样可以加速贫血的恢复。
总结:以上就是对鸡包涵体肝炎怎么治疗的情况的介绍,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广大读者对鸡包涵体肝炎有所了解,并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