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技术

启喂开食雏鹅出壳24小时后,进行饮水开食。先**饮水,随后喂青菜、牧草、萝卜叶拌米饭。(2)合理分群。1周龄后每平方米养雏鹅20只,2周龄后减至l5只,以此类推。使鹅群密度合理,防止出现挤压、堆叠。(3)科学放水。

育雏舍:21日龄前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因此,育雏舍要有好的保温性能,要求舍内干燥、空气流通但不漏风,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比例以1:10~15为好,屋檐高2m,舍内地面比舍外高25~30cm,用水泥或三合土制成,有利冲洗消毒和防止鼠害。

育雏密度及湿度。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高为35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挑选雏鹅。

养鹅的密度怎么控制(大棚养鹅的密度)

选择优良雏鹅。应挑选体型较大、生长迅速、耐粗饲料、抗病力强的品种或杂交鹅。健康的雏鹅应表现出活泼、反应灵敏,卵黄吸收良好,皮肤干燥后能站立,叫声洪亮,握住颈部时双脚能迅速回缩。弱雏鹅如腹部过大、头部歪斜者应淘汰。 实施温室育雏。新出壳的雏鹅需要在温室内饲养。

养鹅的技术和方法 建造鹅舍 (1)需要在周围有充足水源、远离村镇、空气清鲜、环境安静、用电方便的地方建造鹅舍,而且还需要建造运动场。

现在养鹅要注意这几点

降温防暑 保持鹅舍温度在26摄氏度以下,活动场所搭遮阳棚,鹅舍正面墙壁使用尼龙网或篱笆,确保门窗开放以便通风。适宜的鹅群密度为每平方米5至6只,相对湿度保持在55%至60%。圈牧结合 35日龄前的鹅以放牧为主,每天上午5至9时和下午6至8时为放牧时间,其余时间圈养并适量补充精饲料。

注意温度饲养.鹅多数因为有一层保暖的外衣不怕寒冷,但是不代表就抗冻,鹅适应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气温一旦比较冷自身就会行动缓慢,精神状态不好,非常容易得病,抵抗力下降,当然如果从小是在比较冷的环境生长并且慢慢习惯了,鹅苗一般太小还没有保暖的外衣需要在20度以上空间饲养。

**避免温度突然高或低**:鹅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如果温度突然升高或降低,容易导致鹅感冒或生病。因此,要保持稳定的温度环境,避免温度骤变对鹅造成**影响。 **缺乏足够的空间**:鹅需要足够的空间来活动和飞行。如果笼子太小或太拥挤,它们可能会感到压力和不安。

在农村养鹅的方法

舍内环境:温度不能过高过低,确保环境适宜并在保证温度的同时,做好通风工作。饲养密度:根据鹅具体的生长情况合理的控制养殖密度,确保每只鹅都有足够的空间可以生长。重视消毒:定期对鹅场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避免细菌滋生,导致鹅染病。科学放牧:根据鹅的年龄以及天气情况决定放牧时间。

饲养密度控制:根据鹅的生长阶段合理调整养殖密度,确保每只鹅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消毒工作重视:定期对鹅舍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避免疾病传播。 科学放牧规划:根据鹅的年龄和天气状况合理安排放牧时间和时长。

舍内环境管理:保持鹅舍温度适宜,既不宜过热也不宜过冷,同时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 控制饲养密度:根据鹅的生长阶段合理调整饲养密度,确保每只鹅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消毒工作:定期对鹅舍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菌滋生,保障鹅的健康。

养鹅的密度怎么控制和大棚养鹅的密度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