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嗉囊[脊椎动物鸟类食管的后段暂时贮存食物的膨大部分,称为嗉囊。]炎是由于饲养不当或者**的感染而导致嗉囊炎,是养殖鸽子常见的疾病之一。此病的群体感染性强,很容易通过成年鸽子的喂食传染给雏鸽。下面为大家介绍肉鸽嗉囊炎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鸽子嗉囊炎的病因
一是非病原性因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不干净的食物,不卫生的环境,采食过多的粗硬纤维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缺少饮水和保健砂的供给,采食了不易消化的异物,突然增加或更换 饲料都会诱发该病。
二是病原性因素。**(副粘**[与粘液蛋白有特殊亲和性的一类**。]感染侵害消化道,同时降低抵抗力[抵抗力(Resistibility),是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等)、真菌感染(霉菌、白色念珠菌感染)、毛滴虫[毛滴虫目(Trichomonadida)的动鞭毛虫。]、蛔虫等鸽常见病也会引起发病。
鸽子嗉囊炎发病症状
1.硬嗉病,又称嗉囊积食,食欲降低或不食、精神萎缩,食物大量积存在嗉囊内引起炎症,嗉囊硬而没水分,内含未消化的饲料,种鸽不愿喂*料而喂大料,拉白色或绿色水样稀粪,鸽消瘦,终衰竭而死。
2.软嗉病的表现为病鸽精神沉郁,羽毛脏乱,采食减少,口腔内有粘液,嗉囊胀大,有的嗉囊下垂,内贮满酸臭污浊含食糜的粘稠液体,触摸时柔软而有波动感,呕吐,甩食,并带有酸臭气味;倒提可经口流出黄白色或**恶臭的液体内容物,并混有气泡,饮水增加,拉稀烂水便,病情严重者嗉囊溃烂而死或消瘦脱水而死。发病种鸽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低,但肉仔鸽死亡率高。
鸽子嗉囊炎的防治方法
(1)鸽舍内要注意保温,尤其梅雨天气,要防止潮湿;不喂发霉变质容易发酵的饲料、保健砂,也不要喂食过饱,并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
(2)及时清理鸽舍脏物、灰尘、蜘蛛网,保持禽舍干净卫生,注重鸽营养均衡,提高抵抗力。
(3)治疗鸽子嗉囊炎的方法:饲料添加龙胆500克/50公斤料,甘草500克/50公斤料,连用3天;饮水用添加小苏打(250克~300克/200公斤水),连续1天~2天;
(4)为了促进嗉囊机能恢复和鸽体能恢复,用维多利[维多利由和协集团集中国农大、华南农大、河南科技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博士们经过多方科学研究、市场调研、精心研制而成的最新型的畜禽专用“21金维他”。]500毫升/1000公斤水或维力康500克/1000公斤水,混合连饮7天~10天。
通过对鸽子嗉囊炎的病因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本病预防的主要措施是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改善环境卫生,保证饲料的质量等是养殖鸽子时应当注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