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禽养殖过程中,出现软脚、跛行、麻痹、站立困难、喜卧、关节[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连接在一起,因动物各部分骨的功能不同与骨连接的关节可分为: 不动关节(骨缝): 骨与骨之间借致贵的纤维结缩组织紧紧相连如头骨的骨片之间。]肿胀、足垫肿胀、爪变形、瘫痪等腿部疾病[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许多情况下,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情况还是挺多的。因为发生的原因极为复杂,且发生腿部疾病后影响家禽的采食终导致鸡群整齐度差、均匀度不好、甚至零星死亡等。
病理变化在关节、剑鞘及粘膜囊内早期多以粘稠、灰白色的渗出物,中期以胶冻样黄白色渗出,后期为**干酪物,肝脾肿大、肾花斑等。近几年,此问题越来越被养殖户所重视。
临床上常发的引发腿部疾病的有以下几个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高。
一、滑液囊支原体[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滑液囊支原体能引起关节及其他滑膜的炎症,并伴有呼吸道感染,近两年呈蔓延趋势,病程较长,治疗效果不理想。导致雏鸡死亡率较高,发育迟缓、产蛋下降、饲料转化率低,是养鸡业中重要的疾病之一。
本病[古医书名,提出:“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的病原和鸡毒支原体一样,滑液囊支原体同属一种缺乏[缺乏,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细胞壁的微小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外界抵抗力不强,离体后很快失去活力,一般的消毒剂就可以把他杀灭。但是体内的支原体却不容易被清除掉。
支原体可以经种蛋垂直传播,也可以水平传播,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特别的寒冷季节,鸡舍空气质量不好,本病发生率更加严重。各日龄鸡群都可发病。
①注意引种和净化。病鸡痊愈后会终身带菌,又可以垂直感染,所以本病一旦发病很难根除,注意种源引种工作很关键,可从源头上切断传染病源。
②合理用药。抗生素只能抑制支原体在机体内的活力,单靠药物不能完全消灭本病。多种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因此用药前可以做药敏实验选择敏感药物。
二、**性关节炎[关节炎(arthritis)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由炎症、感染、退化、创伤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炎性疾病,可分为数十种。](腱鞘炎[腱鞘就是套在肌腱外面的双层套管样密闭的滑膜管,是保护肌腱的滑液鞘。])
由鸡的呼肠孤**引起,特征是跗关节周围炎症、关节滑膜炎、腱鞘炎、肌腱断裂等行走困难、无法站立、无法采食。多发生在肉鸡,3-4周出现明显的症状,一侧腿外伸。
本病多垂直传播,病鸡间也可直接或间接性传染,发病率5-10%,呈散发。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可以诱发或加重本病的发生。
①临床症状。关节肿胀,出现瘸腿,卧伏不动影响进食。解剖肌腱断裂,关节腔内浑浊、出血、化脓、关节面损伤、骨骼膜损伤或消失。
②防控。种鸡开产前做好预防可以获得较好的保护。产前接种3次,商品肉鸡发病后没有好的药物治疗,一般使用提升免疫力的药物对症治疗。
三、寄生虫病引发的肠毒
特别是球虫引发肠毒综合症的时候,会导致鸡疼痛痉挛,不能站立,排灰褐色或**样的粪便,鸡冠发白、较瘦,生长发育**,一般球虫感染后期容易出现瘫痪、不能站立的情况。
四、B族维生素缺乏
B1缺乏会出现观星症状,腿麻痹不能站立和行走,病鸡以跗关节和尾部着地,坐在自己腿上。
B2缺乏会出现脚趾内卷,不能行走,两腿瘫痪、劈叉,翅膀撑地。
B5缺乏会出现食欲减退、生长迟缓、羽毛蓬松、关节肿大、腿骨变弯曲。
B6缺乏出现生长**、食欲下降、双腿神经性震颤、强烈抽搐死亡。
B11缺乏特征性症状头颈抬不起来,软脖子,若伴有B12缺乏可使核蛋白代谢紊乱导致营养性贫血。
B族维生素之间有协同作用,所以可以补充复合型维生素B效果就不错。
当然除了上述常发疾病之外还有一些疾病也会发生腿部疾病,如新城疫后期、雏鸡脑脊髓炎、大肠杆菌关节炎型等,发病多以散发,零星出现为主。因此遇到问题要对症结合大群判断,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