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产蛋率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实际生产中应结合各方面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为鸭群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细心管理,严格防疫,避免疾病的发生,减少损失,大程度提高蛋鸭的生产性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述蛋鸭产蛋率下降原因,冬季如何提高蛋鸭产蛋率。
蛋鸭产蛋率下降原因
1、环境方面
光照突然发生变化。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是一种物理术语,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光通量。]突然减弱、日常光照时间缩短,都会引起蛋鸭产蛋量突然下降,所以鸭舍内需要保持光照强度以及光照时间的稳定性。如果有必要缩短光照时间和减弱光照强度,需要每天慢慢地减少,让鸭群有个适应的过程。
天气的突然变化。大风、寒流及热浪的突然出现,蛋鸭的产蛋量都会突然下降。冬季要做好应对寒流的准备工作,鸭舍温度要控制好,出入鸭舍要及时关门,窗户隔风效果要好,保证鸭舍不被寒风直接吹入。
2、饲养管理方面
饲喂方面。蛋鸭喂料不足、喂料的配方存在问题、喂料的质量不过关,都会导致蛋鸭产蛋量突然下降,甚至不产蛋。所以在对蛋鸭进行喂养时要针对阶段性使用不同的配方,更换饲料时要采用“7天过渡法”循序渐进更换饲料,产蛋期如没特殊情况不建议更换饲料。
免疫因素。在对蛋鸭进行免疫接种时,如果采用的免疫方法不对,造成鸭群过度惊吓,也能引起产蛋量的突然下降。所以,在给鸭群做免疫时,一定要注意采用佳的免疫方法,将对鸭群造成的应激降低到小。
3、疾病方面
**性疾病。**性传染病引起的产蛋率下降主要有新城疫、禽流感、减蛋综合症和鸭痘。鸭群产蛋率每天下降2%以上,产蛋率连续降低。
细菌性疾病。鸭副嗜血杆菌病一般造成蛋鸭产蛋率下降10%~40%,弯曲杆菌性肝炎病造成蛋鸭产蛋率下降20%~40%。
寄生虫病。主要是白冠病,气温20℃以上时发病严重。蛋鸭产蛋率下降10%~40%不等,病鸭鸭冠苍白,血液稀薄,拉绿色稀粪,死前咳血,产蛋鸭死亡率一般不超过2%~5%。
冬季如何提高蛋鸭产蛋率
1、注意防寒保暖
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致使蛋鸭难以适应而导致产蛋率下降。因此,必须做好蛋鸭防寒保暖工作,如关好鸭舍门窗,防止冷风侵袭。铺上垫草,使鸭栖息时腹部不会受凉。补充光照,促进鸭脑垂体性腺激素的分泌,促使卵泡成熟和排卵。适当提高单位面积的饲养密度,利用其体热增加舍温,使鸭舍日夜温度保持在5℃以上。
2、提高饲料标准
冬季外界气温低,蛋鸭维持能量的需要比其他季节大大增加,因此,蛋鸭日粮中要注意提高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从而促进蛋鸭的持续高产。
3、补充青饲料[青饲料(也叫青绿饲料、绿饲料),是指可以用作饲料的植物新鲜茎叶,因富含叶绿素而得名。]
青饲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叶绿素,尤其含有一些特殊营养因子,可激活蛋鸭的生殖机能。每天适量喂给蛋鸭青饲料,不仅可提高其产蛋率,而且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4、适时放养
天气寒冷,蛋鸭应迟放早关。当出现严霜冰冻天气时,要待太阳出来把霜雾照散后,才能让蛋鸭出舍放养。因蛋鸭吸入霜雾容易生病,而且鸭蹼踏着霜,会使鸭蹼皱裂,出血。因此,蛋鸭放养要掌握好天气、时间和次数。
5、注意鸭舍卫生
搞好鸭舍的环境卫生是保证鸭群身体健康,提高产蛋率的基础,因此,要求鸭舍垫草常换,用具常消毒,发现问题应及时隔离和治疗。
以上就是蛋鸭产蛋率下降原因,冬季如何提高蛋鸭产蛋率的全部内容了,总之,当发现鸭群产蛋下降时应该赶紧采取措施,防治结合,找到原因,对症下药,积极治疗,把损失降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