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蛋鸡是指饲养起来专门生蛋以供应蛋只的鸡,跟肉用鸡不同,人们饲养蛋鸡的主要课题是提高鸡蛋质量和保持或提高产蛋量,而并非提高鸡肉品质。]产蛋高峰期[高峰期可描述为“投资需求夹杂着消费需求增加的时期”。]是蛋鸡养殖过程中,主要的阶段产蛋的多少直接关乎着养殖户的养殖利益。因此,要非常的注重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蛋鸡产蛋高峰期饲养管理的妙招(图)
1、适时转群,按时接种、驱虫
蛋鸡入笼工作好在18周龄[周龄,是汉语词汇,读音zhōu líng,解释为一周岁至两周岁之间的动物。]前完成,以便使蛋鸡尽早熟悉环境。过迟易使部分已开产鸡停产,或使卵黄落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在上笼前或上笼的同时应接种新城疫油苗加活苗,减蛋综合征灭活苗及其它**。
入笼后好进行一次彻底的驱虫工作,对体表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如螨、虱等可用喷洒药物的方法。对体内寄生虫可内服丙硫咪唑20~30毫克/公斤体重,或用阿福丁(虫克星)拌入料中服用。转群、接种前后在料中应加入多种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抗菌素[抗菌素是一种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以减轻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
2、适时转换产蛋料
为了适应蛋鸡体重的增加、生殖系统的生长和对钙的需求,可在18周龄开始喂产蛋鸡饲料,20周龄起喂产蛋高峰期饲料。同时在料中额外添加一倍量多种维生素。这个时期应当取消限制饲喂的方法,让鸡自由采食。在开灯期间要保证槽中始终有料。
3、增加光照[①光线的照射,是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时间
农村户养鸡在育成期多采用自然光照法。在18周龄时,如果鸡群体重达到标准,可每两周增加光照30分钟,直到产蛋率达到高峰时光照总时数达到每天15或16小时为止。如果鸡群体重较轻,发育较慢,可在增加喂料的同时推迟到20周龄增加光照时间。在产蛋期间光照的原则是时间不能缩短,强度不能减弱。
4、为鸡创造舒适的环境条件
产蛋鸡适合的温度是13℃~23℃,冬季好能保持在10℃以上,夏天好能保持在30℃以下。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各种噪声,保持环境和喂料、饮水、光照等稳定性。
此外,还要注意搞好疫病防治工作,蛋鸡入笼后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菌素,定期在饲料中额外添加倍量多种维生素,以适应鸡的产蛋需要和减轻各种应激反应,提高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