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a)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疾病,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症、鸭疫巴氏杆菌病等。鸭疫里默氏菌主要侵害的对象为1-8周龄的鸭,发病率可达90%。这个病在临床有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表现形式。那么鸭疫里默氏病发病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一起来看一下吧:

鸭疫里默氏病的发病原因:

  鸭疫里默氏病发生的原因有以下这些:环境温度变化、饲养密度、卫生条件、饲养管理条件、应激因素等,这几种原因中只要其中一项做得不够好,病害就有发生的可能。

鸭疫里默氏病的防治措施:

  1、免疫预防[免疫预防(immunoligic defence)指机体抵抗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其它异物的功能。]

  在生物安全措施尚未广泛有效实施的阶段,免疫预防就成为控制该病的主要形式。

鸭疫里默氏病发病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鸭疫里默氏菌病的免疫预防以灭活苗为主,灭活苗按所加佐剂成分的不同可分为甲醛无佐剂灭活苗、铝胶佐剂灭活苗、油*佐剂灭活苗和蜂胶佐剂灭活苗。

  其中蜂胶佐剂灭活苗有保护力产生早和抗体产生快的特点,特别适合商品肉鸭的免疫。油剂苗保护力产生慢,但具有较长的保护期,特别适合种鸭的免疫接种。

  另外,根据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筛选优势血清型[血清型又称血清蛋白型。],研制的多价血清灭活苗,可以提供广谱的保护。

  2、抗菌素治疗:

  有条件的养殖户一定要做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常用药物有林可霉素[林可霉素(Lincomycin),药品,是一种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的50S亚基,阻止肽链的延长,从而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新生霉素、恩诺沙星[恩诺沙星又名乙基环丙沙星、恩氟沙星。]、氯霉素、土霉素等。

  3、综合防治措施:

  综合防治措施有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严禁从病鸭场购进种蛋和雏鸭等多项措施。

  上述就是关于“

鸭疫里默氏病发病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的内容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欢迎关注

公众号:huobao1866tv

,或在网页底部扫描二维码直接关注。

  部分知识转自网络,本文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