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脱*[脱*又名“截肠”又名,直肠脱垂是指直肠粘膜或直肠脱出*外的一种病症。]是四五月份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发生在高产蛋鸭和初产蛋鸭中,能够影响蛋鸭产蛋量,甚至导致蛋鸭死亡。下面为大家介绍了蛋鸭脱*症状、原因和防治措施:

蛋鸭脱*症状

*门周围绒毛湿润,有时从*门内流出白色或**黏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输卵管[输卵管是女性内***的组成部分,其外观是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位于子宫阔韧带的上缘,内侧与宫角相连通,外端游离,与卵巢接近,全长为8-15cm。]连同泄殖腔[泄殖腔(cloara)早期胚胎腹面结构。]一同脱出[脱出(tuō chū),汉字词语。]*涉农信息服务大全门外,长约3--4厘米,时间稍久脱出部分的颜色由红变绀,水肿,接着引起脱水、溃烂,并带有腥臭气味。病鸭行动迟缓,不愿活动,常作蹲伏姿势。如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脱出部分坏死、啄*现象。

蛋鸭脱*原因,蛋鸭脱*防治措施

蛋鸭脱*原因

后备母鸭在育成期限饲不够,导致过于肥胖,产蛋时因努责过力,造成脱*。脱*的原因。一是育成期和开产初期饲养管理不当, 没有控制饲养, 鸭子过肥,可能是饲料中能量蛋白比例失调,常常是蛋白不足、能量过高;进入产蛋期后,调整饲料时,过早地调配产蛋高峰期的饲料,因此蛋白的比例增加过多过快。或者光照[①光线的照射,是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控制不合理, 促使青年鸭性激素分泌加快,趾骨开张,导致开产提前。如光照增加太快,促使新鸭产大蛋、多产蛋,蛋大造成排卵困难,蛋多使输卵管中油脂不足,润滑性降低,造成难产脱*;如光照不足,则出现产蛋推迟,产大蛋增多的现象。

蛋鸭脱*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首先, 从营养方面着手, 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 提供合适的全价饲料,各种营养素都要达到饲养标准的要求,千万不能用质量没有保证或已经过期失效的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添加剂[添加剂包括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机油添加剂等多种化工类添加剂。],否则会导致蛋鸭脱*,如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添加剂质量有问题,都会导致输卵管和泄殖腔黏膜上皮角质化而失去弹性, 因而产蛋不畅, 后因难产而脱*。蛋鸭在开产的初期,食欲旺盛,采食量天天增加,这时容易吃过头, 应适当控制喂量,在开产前与开产之初,可按自由采食量的90%~95%限饲。与此同时,适当添加青绿饲料,既能满足鸭子食欲旺盛的需求,又能防止因多吃而出现机体过肥的现象,还可加喂0.1%的乙酰胆碱,也能有效防止脂肪积蓄。

其次,制定正确的光照制度,从育成末期开始, 在原来的基础上,每周增加光照30分钟,直至每昼夜光照16小时为止。循序渐进,增加不能过快或过慢。光照强度为5~10勒克斯[勒克斯lux,法定符号lx)是照度(Illuminance)的单位。](光照单位,1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平方米面积上的照度,就是1勒克斯,简称勒)。以红**灯*为宜。

第三,在育成期末,从育成鸭舍转入产蛋鸭舍时, 可结合传染病免疫时抓鸭的机会,进行一次挑选,把生长特快、过于肥胖的鸭和生长特慢、个体瘦小的鸭都单独挑出来,分群关养。过于肥大的一群, 要控制饲养(减少精料,多喂青粗料);过于瘦小的一群,则不要控制, 适当提高饲料的营养浓度,以提高群体的整齐度。

采取上述措施可有效控制脱*现象的发生。

治疗方法

隔离脱*的病鸭,根据病情轻重,分别治疗。症状较轻的病鸭,用酒精或0.1%高锰酸钾[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为黑紫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无臭;与某些有机物或易**物接触,易发生**,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硫酸,分子式为KMnO4,分子量为158.03400。]水将脱出的部分清洗干净,然后用手轻轻的按揉整复,每天3~4次,经2~3天可恢复。

症状较重的病鸭,要采用缝合法。先将*门周围的羽毛剪去,用0.1%高锰酸钾水清洗脱出的部分,再用镊子清除粘在上面的粪便和**黏液, 用青霉素粉涂洒在病变部位, 然后再把脱出部分揉回原位,缝合*门,3天内禁喂饲料,可喂少量10%~20%的葡萄糖水,以减少排粪的**。每只每日肌肉注射庆大霉素5万单位,连续3天,3天后拆除缝合线,5~7天后病鸭可痊愈。

通过阅读本文,养殖户们对于蛋鸭脱*原因,蛋鸭脱*防治措施一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养殖户们今后更好的预防治疗该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