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长舌病是一种流行疑难杂症疾病,近年来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率极高,尤其是夏季,造成的经济损失比较严重,该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以鸭鹅舌头长,上下喙短,舌头被长长的露在喙的外面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得病的家禽通常呈现“吊死鬼”的模样,导致无法饮食喝水,后饿死。在家禽养殖密集的地方,容易发生。那么鸭长舌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防治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发病原因

  该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

  1.药物原因

  如短时间大量使用含氟抗生素(氟哌酸、氟苯尼考)、痢菌净、喹诺酮类药物等,或者是饲喂了开口药。

  2.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或饮水中氟超标

鸭长舌病的发病原因?如何防治?

  发病地区主要为盐碱地区和丘陵地区。

  3.营养代谢病

  如中微量元素(如钙、锰、锌、磷等)缺乏、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烟酸、胆碱、B族维生素等)缺乏、高氟等导致中毒。

  4.霉菌毒素[毒素(英语:Toxin),是指生物体所生产出来的毒物(poison),这些物质通常是一些会干扰生物体中其他大分子作用的蛋白质,例如蓖麻毒蛋白。]中毒

  如蜡叶芽枝霉毒素、黄曲霉菌毒素等。

  5.继发感染

  如因营养元素[怀孕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你怀孕之后,一个可爱的胎儿就开始在***肚子里成长起来。]缺乏后的代谢性疾病继发细菌性或**性疾病(如鸭细小**病),鸭细小**被认为是该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6.品种退化

  用商品鸭做种鸭,导致品种退化产生基因**性疾病。

  7.光照强度大

  造成喙的生长发育异常。

  8.蛋白质饲料原料[饲料原料是指在饲料加工中,以一种动物、植物、微生物或矿物质为来源的饲料。]中含有毒素因子

  如菜籽饼中含有硫葡萄糖甙及其降解产物、芥子碱、芥酸、丹宁、腐植酸等,棉籽饼[棉籽榨完油后剩下的残渣做成的饼,主要用作饲料...]中含有游离棉酚等,这些毒素因子既影响机体生长,又影响其他营养元素的代谢和吸收。

  9.饲养管理因素

  鸭舍高温潮湿、通风差、活动空间小等。

二、诊断技术

  1.流行病学诊断

  目前,该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肉鸭养殖业发达的地区较为多发。该病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群体性。若某养殖场开始发病,病情会慢慢向周边扩散。以夏季发病率较高,樱桃谷鸭和番鸭发病较多。目前,该病主要发生于10~25日龄的肉鸭,以12~21日龄的鸭多发,5~10日龄和30~40日龄的鸭也时有发生。曾发生过该病的鸭舍再用于饲养时,发病概率较大。近几年,该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从原来的0.1%~0.5%升高到目前的5%~20%,甚至高达30%;但其死亡率较低,鸭只多因无法采食饮水而饿死。

  2.临床症状诊断

  病鸭精神委顿,站立不稳,行走时双脚外岔呈“八”字,严重时跛行、瘫痪,爪(蹼)干燥;部分患鸭下痢,有的病鸭因下痢痉挛而倒地不起;

  背部着地,努力挣扎却难以站起,有的病鸭蹦高、翻跟头;

  嘴(上下喙)较短,舌头弯曲,突出外翻,伸出来耷拉着,僵硬而不灵活,采食不便或无法采食;眼圈周围羽毛湿润,粪便稀薄,有的病鸭咳嗽、打呼噜,死亡鸭鼻腔中有黏液;

  病鸭走走停停,而后蹲坐式瘫痪或侧卧。患鸭腿短,明显瘦弱偏小,屠宰、脱毛时容易断腿断翅。出栏时,患鸭体重比健康鸭减少20%~30%。

  3.病理变化诊断

  喙缩短,但质地正常,一般无喙软、炎症或坏死;舌部肌肉钙化增生,全身骨质疏松,骨容易断裂;内脏**无明显炎症。

三、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预防为首

  选择正规来源的优质鸭苗;

  加强饲养管理,提供优质全价饲料,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防止饲料霉变,饲料中可添加脱霉素,给予优良清洁的饮用水;

  对菜籽饼、棉籽饼饲料原料进行脱毒, 好饲喂以豆粕为主的全价配合饲料;

  更换饲料品种或在饲料中添加优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及复合氨基酸;饮水中添加高锰酸钾。

  2.合理用药综合防治

  选择正规厂家的药物,并遵照说明书要求使用。发病时,对严重的鸭只及早淘汰;

  上述就是关于“

鸭长舌病的发病原因?如何防治?

”的内容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欢迎关注

公众号:huobao1866tv

,或在网页底部扫描二维码直接关注。

  部分知识转自网络,本文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