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蛋鸡的养殖过程中,若是养殖户管理不当,就会使蛋鸡产蛋高峰期[高峰期可描述为“投资需求夹杂着消费需求增加的时期”。]缩短,高峰期峰值偏低,严重影响养殖场的养殖效益,所以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工作不容忽视。

  蛋鸡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

  1、适应营养需求

蛋鸡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

  蛋鸡每天摄入的营养主要用于体重增长、产蛋支出、基础代谢和繁殖活动,若产蛋高峰阶段减重,则说明蛋鸡体内贮备营养动用过多,可能使产蛋率下降,故在设计饲料配方时,要按照母鸡对能量、粗蛋白、氨基酸、钙、磷等的日需要量来计算确切的营养标准。调整营养浓度时,应根据产蛋阶段的变化、采食量的变化来进行,其中要重点把握能量和蛋白这两大要素含量变化,还要保证钙、磷和多种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的供给。

  2、改善饲料品质

  蛋鸡在产蛋高峰期,应使用优质饲料,不能使用贮存时间过长、虫蛀、发霉变质、受污染的原料所生产的饲料。另外,葵花籽、棉籽、油菜籽之类饼粕的用量,不宜过多。

  3、保持稳定光照

  产蛋期的光照时间,应保持在15-16小时。人工补光的时间,应保持稳定,如鸡舍突然停电、缩短光照时间或减弱光照强度,都可使产蛋率下降。

  4、防止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

  蛋鸡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较多,对于可预料的应激因素,应在其发生前就进行预防。按照应激期对维生素的需要标准,提高补充量。需要注意的是,饲养管理程序要规范,定时饲喂,给水充足。不可随意更改作业程序,如喂料、捡蛋、清粪等工作混乱,均可导致产蛋量下降;要重视设备的维护,如管道堵塞后检修不及时而造成供水障碍,亦会影响产蛋量;异常的声响,陌生人、动物的突然出现,饲料、疾病、天气的突然变化等,都可使鸡群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

  蛋鸡无产蛋高峰的原因分析

  在蛋鸡生产中,经常碰到一些鸡群不能进入产蛋高峰或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短,常见原因综合分析如下:

  1、育成鸡不达标

  有的养殖场从进鸡到转群上笼饲养密度不变,早期不能按时分群,导致蛋鸡6周龄的体尺、体重难以达标,直接影响育雏的质量。大部分鸡场没有育成笼,雏鸡在育雏舍养至8-10周龄,直接转入产蛋鸡舍。育雏后期,舍内温度过高、通风**、鸡过于拥挤。转入蛋鸡舍后,发育慢、个体小的鸡饮水困难。加之应激大、管理不当、疾病等因素影响,导致鸡群均匀度差,平均体重低于标准下限,见蛋日龄参差不齐[参差不齐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ēn cī bù qí,本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产蛋率攀升的时间很长,表现为产蛋高峰上不去,高峰持续时间短,蛋重轻,死淘率高。

  2、饲料质量问题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饲料,质量参差不齐,有效成分含量不足,饲料质量不稳定,如产蛋期饲料能量、蛋白突然变化,必需氨基酸缺乏,维生素不足,钙磷不平衡,盐分过高或过低,微量元素添加剂得不到长期补偿等因素,均对产蛋有明显影响。饲料卫生不达标,致病性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沙门氏杆菌、霉菌等严重超标。饲料适口性差、粒度过大或过小、灰分过高、发酸、水分过大、搅拌不均匀等都可引起产蛋性能降低。

  3、饲养管理不科学

  ①温度控制。产蛋鸡舍的佳温度为l3℃-23℃,寒冷季节由于鸡舍设施保温差,使鸡舍内温度降到5℃以下,引起产蛋量下降。夏季炎热季节,降温措施不利,使鸡舍内温度超过28℃以上,影响采食和产蛋。②光照和饮水不足。明显的就是处在产蛋高峰期的鸡,在炎热季节突然停电、停水,对产蛋影响很大。夏季断水1小时,机体需24小时补偿,且降低高峰期产蛋率10%-20%.③管理粗放。如喂料不及时,拌料不均,水槽漏水并得不到清洗和消毒,带鸡消毒不科学,水质差等。

  4、疾病侵害

  传染性支气管炎、**型性新城疫、鸡传染性鼻炎、温和型流感的存在以及大肠杆菌病使产蛋率下降。如果以上疾病并发感染,产蛋量下降会更加明显。

  

好啦,今天小编就把蛋鸡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的相关内容介绍到这里,养殖户做好蛋鸡产蛋高峰期管理,就会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提高蛋鸡产蛋率。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