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养鸭业发展的越来越好,但是,疾病伴随着天气的变化出现,近期,肉鸭出现了拉稀[拉稀是一种常见症状,又名腹泻,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的现象,如何防治肉鸭拉稀?
目前在鸭拉稀可能是鸭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病引起的,此病会引起鸭厌食或不吃,精神倦怠,缩颈,不愿行走,拉稀,以后逐渐发展为低头拱背、闭眼、不吃、腹泻,不久雏鸭就发生死亡。
为了防治肉鸭拉稀,首先有防治措施,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是改善饲养管理,保持合理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鸭棚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塘水清洁,饮水、饲料要卫生消毒,特别是当天气骤变时要防止寒风侵袭,导致鸭体质下降而引发本病。发病时应及时给予药物治疗,雏鸭可用速补-14,按0.1%~0.2%冲水自饮3~5天,以增强抵抗力,提高育雏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成年鸭可在饮水中加入高锰酸钾[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为黑紫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无臭;与某些有机物或易**物接触,易发生**,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硫酸,分子式为KMnO4,分子量为158.03400。]。对发病后症状较轻的病鸭可选用喹诺酮[喹诺酮类(4-quinolones),又称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是一类合成抗菌药。]类药物,如恩洛沙星、环丙沙星[环丙沙星为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广谱抗菌活性,杀菌效果好,几乎对所有细菌的抗菌活性均较诺氟沙星及依诺沙星强2~4倍,对肠杆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链球菌、军团菌、金**葡萄球菌具有抗菌作用。]和速灭杀星治疗。还可用氯霉素[氯霉素(chloramphenicol)是白色或无色的针状或片状结晶,熔点149.7~ 150.79C,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醇及乙酸乙酯,微溶于**及氯仿,不溶于石油醚及苯。](以0.05%的比例拌入饲料)和呋喃唑酮[呋喃唑酮( Furazolidone ,曾用名称:痢特灵)是一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细菌和原虫引起的痢疾、肠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患。](0.03%的比例拌入饲料)治疗,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