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育雏[晚成雏完全靠母鸟衔食饲养的现象叫育雏。]技术是饲养鹅的必备技能,对于养殖场来说,也是决定养殖收益的重要因素。下文为大家介绍了鹅网上育雏技术、冬季鹅育雏技术等相关的鹅育雏技术知识,养殖户们可以参考一下。
鹅网上育雏技术
1、温度鹅的保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第1周能雏温度应保持在30-32℃,以后每周下降2-3℃,直到降至21-23℃后,保持这个温度到出栏转入小鹅舍为止。温度的调节主要通过增减红外线灯[红外线灯(infrared lamp),辐射的主要成分在红外光谱范围内的灯。]的数量和调节育雏床上方的保温布罩的密闭进行控制,十分方便。一般第1周每张育雏床用3枚红外线灯进行保温,第2周用2枚红外线灯即可,从第2周起,白天气温较高时,可以关闭部分或全部红外线灯,或掀开布罩,调节育雏温度。
2、饲养密度每平方米网床可育雏15-20只,每张育雏床分为5-6小格,第1周每小格可育雏20只,第2周改为15只,以后随周龄的增加,逐渐减少每小格的育雏数量直至转栏。
3、采食与饮水[饮水:①yǐn shuǐ:1.(动词)喝水;2.谓清廉;3.(名词)指饮用水。]雏鹅进舍后先用温水进行**饮水,可在饮水中加入复合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等辅助药物。2-3小时后开始投料喂食,投料时可用切碎的青饲料拌上雏鹅料或碎米进行饲喂。育雏期全天采用自由饮水、定时喂料的方法,第1-2周每天定时饲喂5餐,以后每天可改为4餐直至转栏。
4、通风换气及清粪第1-2周以保温为主,通风可在每天中午进行,每次10-30分钟,从第3周起每天逐渐增加通风换气的时间,逐渐降低温度,促进羽毛生长,以利脱温。鹅属水禽,粪便含水量较多,要求每天清理粪便一次,以降低育雏室内的湿度和有害气体的浓度。
5、防疫与用药雏鹅常见的疫病是小鹅瘟,此外还有禽流感和鸭瘟。因此,除注意保温外,第1日龄可皮下注射抗小鹅瘟血清,每只0.5毫升;25-28日龄肌肉注射鸭瘟弱毒**,每只约10-12羽份。雏鹅的抗病能力较强,正常条件下不需投放药物,但在第1周饮水中可适当添加氟哌酸、多种维生素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6、适时转栏雏鹅从育雏舍转入小鹅舍的日龄视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一般在4-5周龄进行,选择天气温暖、阳光充足、无风的日子进行转栏。转栏前后各3天可在饮水中加入水溶性多种维生素、葡萄糖等药物,以缓和转栏引起的应激。转入小鹅舍后初期应特别注意加强保温和管理工作,防止环境温度的骤变而引起雏鹅着凉或互相挤压致死致残,影响育雏率。
冬季鹅育雏技术
一、消毒。 育雏室在进雏前要彻底清洁,用甲醛和高锰酸钾[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为黑紫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无臭;与某些有机物或易**物接触,易发生**,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硫酸,分子式为KMnO4,分子量为158.03400。]溶液熏蒸消毒,关闭门窗消毒20~30分钟,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育雏室内用是用0.2%高锰酸钾水浸泡清洗消毒后,用自来水清洗一次,。雏鹅放养场地用20%生石灰水或3%烧碱水喷洒消毒,每半月消毒一次。
二、温度。 冬育雏鹅的成败关键取决于育雏温度,初出壳的雏鹅绒毛稀少,保温差,抗寒力低,难以适应外界环境。因此,雏鹅保温要做到:弱雏高,强雏低;小雏高,大雏低;数少高,大湖低;初期高,后期低;*雨高,晴暖低;应晚高、白昼低。室温以30℃~28℃为宜,以后每两日降低1℃,降到常温随常温饲养。并随时做到:观察情况,调节温度,育好雏鹅。
三、饮水。 雏鹅出壳开食前要先饮水,饮水不足影响生长发育,必须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在饮水中加入适量葡萄糖和维生素C,以清理肠胃,排除胎粪,供给营养。同时,对一周龄内的雏鹅,供给万分之二的高锰酸钾水饮用,起到消毒灭菌的功效。
四、开食。 雏鹅出壳24小时后先饮水后开食,雏鹅一开食就要做到:“鹅不断青”,“忌盐忌腥”的饲养原则。开食饲料用大米煮成“半生半熟”的米饭,用冷沸水洗净米饭沾性,做到“生而不硬,熟而不沾,成颗粒状,一撒就开”,将米饭撒在清洁的塑料薄膜或凉席上,引诱雏鹅自由啄食,每次喂六七成饱,两周龄内雏鹅日喂6~8次,晚上加喂1次。雏鹅从开食之日起就要用鲜嫩莴笋叶切成细丝让雏鹅自由啄食,喂量不限。饲喂方法做到:“少给勤添”,强、弱雏分开饲养。
五、湿度。 育雏室和饲养场地要干燥清洁,湿度过大既影响雏鹅生长,又降低温度,产生烦闷,还易导致雏鹅成育下痢;如湿度过低,雏鹅体内水份随呼吸大量散发,使残余蛋黄吸收**。因此,育雏室要保持相应的湿度为好,相对湿度以60%~65%为宜,同时要做到在育雏室内洒水时要保持空气对流,勤换垫料,防止湿度过大,要随季节的变化调整育雏室内湿度。
六、通风。 加强育雏室通风,有利于保持育雏室内空气对流,新鲜清洁,无有异味,防止雏鹅氨中毒。在通风之前要先提高室温1℃~2℃,通风要在晴暖天的中午进行,慢慢启开门窗,让雏鹅自由活动适应环境,稍后还将雏鹅放出户外活动1~2小时,促进雏鹅健壮生长。
七、光照。 雏鹅对光照没有鸡要求高,只要保持育雏室有自然充足的光线就基本上满足雏鹅生长要求,如育雏室光线较差,也可按每1.5平方米1只25瓦电灯照明就行了。
八、密度。 雏鹅生长要有适宜的空间,稀疏适宜,才能适应雏鹅生长发育,据多年育雏实践证明,一周龄内雏鹅,每平方米25~30羽;两周龄内雏鹅,每平方米20~25羽;三周龄雏鹅,每平方米15羽;一月龄小鹅,每平方米7~10羽。还可根据大、中鹅品种的不同调整雏鹅的密度。
九、放养。 雏鹅饲养一周后,就可在户外放牧和下水游牧,放牧时要选择无风、雨、雪的晴暖天进行,在饲养场附近水草丰茂的田边、地角放牧,啄食青草。放牧时不要在喷洒过农药和有害物质的地方放牧,防止雏鹅中毒和感染疫病。雏鹅下水放牧后,让它梳理好绒毛,抖干绒毛湿水,保持鹅体绒毛干燥清洁,再赶回育雏室。
十、防疫。 雏鹅舍要保持干燥温暖,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并在饮水中加喂预防消毒等。雏鹅出壳后注射1次高免血清0.5毫升,1周后注射1∶10倍稀释小鹅疫**1毫升,两周后再注射1∶50倍稀释小鹅疫**0.5毫升,预防小鹅瘟的发生。1月后注射禽出败**一次,预防小鹅感染禽出败。
鹅育雏技术的内容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希望能够对养殖户们起到一点作用。后提醒养殖户们注意,不论采用何种育雏技术、何时育雏,养殖户们必须认真对待各项养殖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