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力争创建肉鸭养殖头等县

肉鸭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针对如今的沂南县[沂南县隶属于山东临沂。]来说,人们的大力养殖,全面采取各种先进的技术,注重肉鸭养殖,争取创建肉鸭养殖的头等县。
沂南县按照“完善产业、创新模式、科学发展、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肉鸭产业不断实现新突破,产业特色日趋鲜明。在产业壮大的同时,肉鸭产业链[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条也从单纯的养殖、加工[加工是指对货物进行再生产;受托加工货物,是指委托方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制造货物并收取加工费的业务。]向两头延伸,目前,沂南已经掌控了肉鸭市场30%左右的定价权,拥有56家肉鸭屠宰加工企业[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才能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全县[全县,中国旧县名。]肉鸭存栏3560万只,2011年肉鸭加工能力达到4亿只,产品总量达49万吨,实现鸭业总产值40亿元,增加农民收入5亿多元,在全国叫响了肉鸭产业“县”。
抓好产业源头,打造生态养殖示范县。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扩规模、建基地、增收入”的思路,制定了良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等一系列鼓励政策,建立了畜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获批县、市、省和标准的畜牧生产基地和出口备案基地,由县财政分别奖励0.5万元、1万元、2万元和10万元。争取各级专项资金500余万元用于生态环保养鸭技术推广。目前,全县生态环保禽舍面积达到85万平方米,环保养禽场已发展470余处,存养肉禽560余万只。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养殖加工模式,实现了农民“零风险”增收和“抱团”致富。目前,全县标准化肉鸭养殖场区发展到150多处,规模养鸭户5000多户。
培植龙头企业[在某个行业中,对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具有很深的影响、号召力和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并对该地区、该行业或者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被称之为龙头企业。],拉伸延长加工产业链条。沂南县将壮大“农字号”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多措并举扶持农业龙头发展,拉长了产业链条。通过县财政金融贴息、发放中小企业信贷过桥资金等方式,加大肉鸭生产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扶持力度,该县鸭产品由单纯简单的初加工挺进了精深加工。山东鸿雁食品有限公司,去年引进了肉鸭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了一系列肉鸭熟食产品,产品远销青岛、河北等地区。目前,全县已有49家肉鸭生产加工企业普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产品质量体系和生产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管理体系是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有21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认证,是一种信用保证形式。],5家企业通过了HACCP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全县饲料加工企业发展到15家,年可生产加工饲料80万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3万多人。
铸就品牌效应,提高产业链条价值。为提高农民和企业的品牌意识[品牌意识亦称“品牌知名度”。],该县工商部门对农民申请农副产品商标注册,免费提供查询、设计、申请服务措施,对注册商标和认定着名商标、驰名商标的给予奖励。如今,沂南农民依靠“小商标”喜尝品牌农业“大甜头”。目前,全县畜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的6个、绿色认证的16个、有机认证的8个。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