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毒支原体[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呼吸道,respiratorytract,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如气管炎、气囊炎等,所以曾经一度名之为慢性呼吸道病。在火鸡除去气囊炎外主要造成传染性窦炎。这种感染是世界性分布的,因内也很普遍。

鸡毒支原体对环境抵抗力低弱。在水内立刻死亡。在20度的鸡粪内可生存1――3天。在卵黄内37度时生存18周,在45度中经12―14h死亡。液体培养在4度中不超过1个月,在-30度中可保存1―2年,在-60度中存活时间更长。

鸡毒支原体危害

鸡毒支原体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鸡毒支原体主要感染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并导致:

1.生产水平下降:种鸡和蛋鸡产蛋率降低10%以上;孵化率[孵化率 (hatchability) 即受精卵的孵化比率。]降低10%~20%。

弱雏率增加10%。肉鸡会出现呼吸系统的病理损伤,导致体重降低约38%,料肉比升高,饲料转化率降低21%,治疗费用增加。

2.鸡和火鸡感染支原体后的气囊炎导致屠宰加工过程中淘汰率增加、胴体淘汰或降级。

3.商品肉鸡做**引起的一过性的呼吸道反应也和MG有关,如果不能及时恢复,持续3周以上则较难恢复。

4.无论是经卵垂直传递还是环境污染的水平传播,支原体都是早感染鸡群[鸡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ī qún,是指平庸之辈。]的一个病原体。

5.鸡毒支原体可破坏粘膜结构和功能,致敏粘膜,增加对呼吸道病原的易感性。

6.鸡毒支原体感染可加重**的副反应。

鸡毒支原体临床症状

感染常见的症状是呼吸道症状,表现咳嗽、喷嚏、气管罗音和鼻炎。鼻炎尤其常见于火鸡,患禽一侧或双侧眶下窦发炎、肿胀,严重时眼睛张不开。常用鼻涕塞堵塞鼻孔,有时鼻孔被粘液混合物堵满,病禽频频摇头急于甩掉,有时用翅膀指擦鼻液致使却上涂着鼻液变污。常出现轻度结膜炎,眼上有清性分泌物,但有时眼睛炎症也很严重。有时并节发炎出现趾行,但少见有站立不起的。受感染鸡群生产性能下降。

鸡毒支原体剖检变化

剖检主要病变在呼吸道,气管内黏液较多,鼻腔黏膜潮红发炎,有时可见气囊内有泡沫样或干酪样物,如继发大肠杆菌,则会表现为肝周炎、心包炎等,如继发**型新城疫,则会表现为腺胃*头稍肿,肠道淋巴滤泡肿胀、出血等。

感染常见的症状是呼吸道症状,表现咳嗽、喷嚏、气管罗音和鼻炎。鼻炎尤其常见于火鸡,患禽一侧或双侧眶下窦发炎、肿胀,严重时眼睛张不开。常有鼻涕堵塞鼻孔,有时鼻孔被粘液混合物堵满,病禽频频摇头急于甩掉,有时用翅膀拂擦鼻液致使翅上涂着鼻液变污。常出现轻度结膜炎,眼上有清性分泌物,但有时眼睛炎症也很严重。有时关节发炎出现跛行,但少见有站立不起的。在火鸡偶尔出现运动失调,这是由于支原体侵入脑内所致。也有报道引起腹水症状的。受感染鸡群生产性能下降。有报道说,感染鸡比正常无感染鸡少产卵10-20个,孵化率下降10个百分点,肉鸡存活率下降10个百分点,活重减少0.2kg,肉料比由1.85上升为2.2。也有报道说,在发病期间出雏率下降到40%上下,雏鸡有10%出现畸形。一般说来死亡轻微,但也有时出现10%-30%甚至更高的死亡率。这大概都是由于环境应激或者并发感染所致。发病虽然常年都可能发生,但寒冷季节居多。幼鸡群比成年鸡群发病多,这与年龄有关,也可能与以往感染获得免疫有关。

鸡毒支原体防治措施

预防:

目前我国还没有培育成无支原体感染的种鸡群,可以说所有鸡场都存在着鸡支原体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不出现明显症状。一旦因不利因素应激,就可能暴发疾病引起死亡。所以平时一定要作好饲养管理,提供平衡饲料,注意清洁卫生,舍内不准积粪尿,笼内不拥挤,避免各种应激因素:

1、**接种: **接种是一种减少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方法。**有两种,弱毒活**[活**是指将细菌或**在人工条件下促使其变异,失去致病性但保留免疫原性和繁衍能力和剩余毒力,接种后在人体内有一定程度的繁殖或复制,类似一次轻型的自然感染过程,但不会导致人发病。]和灭活**。

弱毒活**:目前上和国内使用的活**是F株**。F标致病力极为轻微,给1日龄、3日龄和20日龄雏鸡滴眼接种不引起任何可见症状或气囊上变化,不影响增重。与新城疫活**B1或LaSota株同时接种,既不增强彼此的致病力也不影响各自的免疫作用。免疫保护力在85%以上,免疫力至少持续7个月。

灭活苗**:油佐剂灭活**效果良好,用后能防止本病的发生并减少诱发其他疾病,增加鸡蛋产量。国外有报道,连续使用两个次代的鸡,可以清除群内支原体感染。

2、清除种卵内鸡毒支原体: 经卵传播是鸡毒支原体的一条重要的传播途径,阻断这条途径对防治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培育无支原体鸡的基础。有两种方法可以用来降低或消除卵内的支原体: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处理与加热法[加热法。]

抗生素处理:将孵化前的种卵加温到37度而后立即放入5度左右的对支原体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溶液中15―20分钟;也可以将卵放在密闭容器抗生素溶液中,抽出部分空气,而后再徐徐放入空气使药液进入卵内;也有将抗生素溶液注射入卵内的。

加热法:对孵化器中的种蛋,压入热空气,使温度在12―14h内均匀上升到41.6度,而后移入正常孵化温度中孵化,可以收到比较满意的消灭卵内支原体的效果。但种卵孵化率下降8%―12%.

3、培育无支原体感染鸡群。

治疗:

在病初可以试用一些对支原体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可以抖在饲料内或者经过饮水投服,也可以注射。土霉素和四环素养的用量为每吨饲料400g;泰乐菌系为每4.5L水内加2―3g;北里霉素为每吨饲料内300―500g.泰妙菌素(支原净是泰妙菌素的一种制剂)饮水含量为120―500mg/L,不论饮水或饲料拌服都要连用几天。如果投药效果**,就要考虑并发病的问题,或者是病原株对所使用的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关系。

鸡毒支原体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其他问题,可以浏览网站上的其他相关内容,进一步了解。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