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虫[球虫(学名:Sphaerozoum fuscum)为球虫科球虫属的动物。]给鸡群造成的危害可分为三个方面:一、导致鸡只大批量发病和死亡;二、阻碍鸡只正常的生长发育;三、降低料肉比。一般而言,幼雏易得球虫病[球虫病是一种对家禽肠道有损害的寄生虫病。],大鸡发病少是因其在幼龄时受小剂量重复感染而获得了一定的免疫力,公雏易感性[易感性是指人和动物对某种人畜共患病病原体感染受性的大小,是指—由遗传基础所决定一个个体患病的风险。]高于母雏,品系越纯对球虫的易感性越高。目前公认的7种鸡球虫致病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毒害、柔嫩、布氏、巨型、堆型和缓和、早熟艾美耳球虫。

一、肉鸡球虫病的发展趋势

1、日龄超前化:常用的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产品对球虫通常无效。对球虫卵囊有效的消毒措施是热碱水和酒精喷灯[常用的酒精喷灯有座式酒精喷灯和挂式酒精喷灯两种。]火焰消毒,这样的消毒措施不能进行带鸡消毒,由于其腐蚀性强,易对器具造成损坏,在空舍消毒中很少便用。

肉鸡球虫病防控方法有哪些?

球虫卵囊的抵抗力很强,雏鸡在进入鸡舍第一天起就处于球虫感染的威胁中。临床发现:低于7?9日龄的鸡群就会爆发球虫病,随着肉鸡养殖环境的恶化,低日龄肉鸡发病现象越来越觉。

2、发病常年化:过去肉鸡的球虫病多发生于温暖潮湿的季节,但目前肉鸡以密闭饲养为主,育雏期温度较高、通风不足导致湿度过髙,使球虫病发生的季节性不再明显。

3、耐药普遍化:多年以来,肉鸡球虫病主要依靠药物来控制,由于当前养殖水平低,缺乏科学用药指导,导致球虫耐药性[耐药性(drug resistance)又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普遍。

4、症状温和化:肉鸡球虫病的温和型、**型化感染越来越多,多数情况下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不出现死亡,没有明显的他便症状。这时养殖户往往不认为鸡群中有球虫存在,等到大面积爆发时再采取紧急措施治疗,但损失已经造成。

虽然球虫病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其破坏肉鸡肠道[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因此,肠道的状态决定了人的容颜和美丽。]黏膜细胞,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肉鸡饲料转化率降低、生长缓慢,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5、感染多重化。肉鸡球虫病容易继发或并发肠道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等。]感染和**性疾病,球虫与肠道病原菌相互协同形成肉鸡肠道综合症。

二、肉鸡球虫病的症状及病变

1、临床症状:地面平养鸡在发病早期偶尔排出带血粪便,并在短时间内采食加快,随着病情发展,血粪增多,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饮水增加,两翅下垂,鸡冠、肉髯苍白,闭眼瞌睡,缩做一团,喜靠近热源或蹲伏于墙边,死亡率逐渐增多。

笼养鸡、网上平养鸡多感染小肠球虫,呈慢性经过,病鸡消瘦,间歇性下痢,羽毛松乱,闭眼缩做一团,采食量下降,粪便混有血色丝状物或肉芽状物、胡萝卜样物。

2.病理变化:盲肠球虫见两侧盲肠显着肿大,增粗,外观呈暗红色[医学上,红色有鲜红、淡红、暗红之分。]或紫黑色,内为暗红色血凝块或血水,并混有肠黏膜坏死物质,肠壁浆膜面上可见灰白色小斑点。

小肠球虫主要损害小肠的中前段,肠管增粗,肠壁增厚,剪幵外翻,肠壁布有针尖大小出血点,肠浆膜上有明显淡白色斑点。慢性球虫常见于H龄稍大的鸡,主要是小肠肠管增粗,肠壁增厚,肠黏膜炎性肿胀。

三、肉鸡球虫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1.预防:球虫病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鸡舍保持清洁干燥、通风;地养控制好垫料湿度;饲料或饮水中注意添加**素,尽量减少应激,必要时可使用球虫**进行预防。

2.治疗。养殖场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药物筛选,采取轮换用药,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可选用汇丰达公司生产的球虫药克球金刚或肠毒清,按说明使用,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可取得较好效果。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