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肉用乌鸡的疫病

乌鸡是我国特有的名贵鸡种,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养殖效益较高,饲养肉用乌骨鸡[乌骨鸡有白毛乌骨、黑毛乌骨、斑毛乌骨、骨肉全乌、肉白骨乌之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科学育雏[晚成雏完全靠母鸟衔食饲养的现象叫育雏。]
1、做好进鸡准备。对育雏的鸡舍[鸡舍是指鸡栖息的地方,按饲养对象分,有核心鸡舍、种鸡舍、育雏鸡舍、育成鸡舍、蛋鸡舍、肉鸡舍、环境安全型畜禽舍鸡舍等。]进行彻底清扫,堵塞鼠洞,然后用2%―3%的火碱水喷洒消毒一遍,后密闭鸡舍,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薰蒸消毒。
2、合理控制温度。乌骨鸡体型小,雏鸡[雏鸡:刚孵出的鸡。]御寒能力差,可采用高温育雏法。即1―4日龄保持舍温34℃―36℃,4―7日龄保持舍温33℃―35℃,以后每周下降2℃―3℃,但应逐渐降温,不要在一天内突然降温2℃以上。到第5周后要求保持舍温在22℃左右恒定温度。
3、科学的饮水与饲喂。雏鸡入舍后应先饮水,饮水2―3小时后再开食。头两周应饮凉开水,在前两天的饮水中可加入5%的白糖和0.1%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复合维生素B,每只鸡饮青霉素1000―2000单位,对减轻运输应激,促进蛋黄吸收有明显效果。雏鸡开食料用开水浸泡软的碎米或芝麻,也可用雏鸡配合料。将料撒在塑料布上让鸡自由采食,2―3天后改用食槽或料桶饲喂。育雏期饲料配方为:玉米60%、豆饼24%、麸皮5%、进口鱼粉6%、酵母粉[酵母粉是酵母没有经过分解,但酵母浸粉的营养物质得到过分解,微生物吸收利用的速度和效率更高,发酵残留少;目前的生物发酵研究基本上采取酵母浸粉、酵母浸膏为多,酵母粉主要在传统的抗生素等发酵行业应用较广泛。]2%、骨粉2.5%、食盐0.4%、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存在量极少,通常指低于人体体重0.01%的矿物质。]0.1%、**素10克。要求代谢能[“代谢能(metabolic energy)”是对应于生命运动的能量形式,是生物体直接用来建设自身或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形式。]达到12.35兆焦/千克,粗蛋白20.6%,钙1.3%,磷0.6%,2周内雏鸡每天喂6―8次,3周后每天喂4―6次。
4、饲养密度适宜。采用地面垫草方式饲养,育雏期每米2不能超过20只,若采用网上平养和笼养,0―6周每米2可养30―40只。
5、注意通风换气。正常情况下,雏鸡从第4天开始就应通风换气,及时排出舍内氨气和二**碳。
二、适时育肥。
乌骨鸡从7周龄开始即进入育肥期。这期间不但要求长肉多,还要在体内贮存一部分脂肪,所以代谢能要高于前期,粗蛋白质[粗蛋白质是各种含氮物质的总称。]可略低于前期。可参考以下配方:玉米64.5%、豆饼23%、麸皮4%、进口鱼粉3%、骨粉2%、食盐0.4%、酵母粉3%、微量元素0.1%、**素10g.代谢能12.5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8.8%、钙1.02%、磷0.5%.将饲料放在吊桶或食槽内任鸡自由采食,每日饲喂3―4次。一般经8―10周龄的育肥,乌骨鸡体得达1千克左右时,可出栏上市。
三、疫病防治。
每月用2%―3%的火碱水在鸡舍外环境喷洒消毒一次,每周用百毒杀或过氧乙酸对鸡舍内带鸡消毒一次。及时做好对马立克氏病、新城疫、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等传染病的免疫预防。1―21日龄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氟哌酸、环丙沙星等药物预防细菌病;15―70日龄在饲料中加入马杜拉霉素、泰灭净等药物预防球虫病。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