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各种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的总称。各年龄段的鸡均可感染此病,发病率、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都较高,一旦救治不及时,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大肠杆菌病常易成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病或继发病,难以彻底根除,令很多养鸡户感到非常头痛,因此正确地预防和治疗大肠杆菌病对养鸡业生产意义十分重大!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鸡大肠杆菌有哪些病症状表现?鸡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

  

鸡大肠杆菌有哪些病症状表现?

  大肠杆菌可导致大肠杆菌性败血症、肠炎、脐带炎、肝周炎、心包炎[心包炎是指心包因细菌、**、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而发生急性炎性反应和渗液,以及心包粘连、增厚、缩窄、钙化等慢**变。]、腹膜炎[腹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化学**或损伤所引起的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全眼球炎、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输卵管是女性内***的组成部分,其外观是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位于子宫阔韧带的上缘,内侧与宫角相连通,外端游离,与卵巢接近,全长为8-15cm。]炎、滑膜炎、关节炎、肉芽肿等,上述这些类型在临床上有时单独发生,有时可同时混合出现几种。下面农家营主要介绍常见的三类表现类型:

鸡大肠杆菌有哪些病症状表现?鸡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

  

1、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

  常发于3-12周龄鸡(根据不同品种决定)。一般表现为:明显的呼吸困难、咳嗽并发出异常音,食欲减退,消瘦死亡率20%-30%。出现混合感染后死亡率更高。本病容易与支原体混合感染,导致气囊炎,病理变化可见气囊增厚浑浊,囊腔内有干酪样渗出物。严重的常伴有肝周炎、心包炎和腹膜炎,又称“三炎败血症”。

  

2、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

  常发生于产蛋期母鸡,表现为畸形蛋、软皮蛋、沙壳蛋和破损蛋增多,蛋品质变差等,严重的甚至出现停产。剖检可见:输卵管壁增厚,管内出血,有异形卵阻塞。卵黄性腹膜炎多由输卵管炎发展而来,当输卵管发炎时,炎性产物使输卵管肿胀,卵泡不能正常进入输卵管而跌入腹膜腔内引发卵黄性腹膜炎。

  

3、脐炎

  一般发生于一周龄以内的雏鸡。通常是使用已经感染的种蛋进行孵化,鸡胚在出壳前死亡或者出壳后表现为大肚、脐孔肿大。剖检可见:卵黄吸收差,卵囊充血,出血,卵黄液黏稠。本病很容易和雏鸡沙门氏菌病混淆。

  

鸡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

  科学规范的管理,做好定期消毒工作是预防本病的基础。

  

1、种鸡场、孵化场

  大肠杆菌可因种蛋带菌而垂直传播,因此种鸡场必须做好种鸡群大肠杆菌病的净化工作,及时发现和淘汰病鸡,加强种蛋收集、存放和整个孵化过程的卫生消毒管理。

  种蛋产出后2小时内应用药物熏蒸消毒或用0.3%的过氧乙酸进行带鸡喷雾消毒。淘汰破损或明显有粪迹污染的种蛋,搞好孵化车间的环境卫生,对种蛋及孵化设备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经种蛋传播及初生雏的水平感染是预防大肠杆菌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2、鸡舍卫生良好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对鸡舍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是防治大肠杆菌病的有效措施。鸡出栏后要对鸡舍进行彻底清扫、冲洗、喷洒消毒药[消毒药,中药名。]或熏蒸消毒,空栏期间可用2%-5%烧碱或15%-20%的生石灰水等进行消毒,定期更换消毒药。对鸡场的环境和鸡舍定期喷雾消毒,可交替使用葵甲溴铵溶液、双季铵盐络合碘和聚维酮碘等消毒剂。保持鸡舍内适宜的温湿度,防止空气、饲料及饮水污染。

  

3、鸡舍空气状况良好

  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做好通风换气,降低鸡舍内氨气浓度(氨气的浓度1-3周应低于10ppm,4周-出栏应低于20ppm),保持鸡舍空气状况良好,尤其在冬季,注意早、中、晚温差较大,既要保持通风良好,也要保证鸡舍温度正常。

  

4、免疫接种

  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血清型又称血清蛋白型。]较多,型与型之间不产生交叉免疫,**防治难度大。大肠杆菌苗有多价苗(以油佐剂灭活苗为主)和亚单位灭活苗,为确保菌苗的预防效果,一般需进行两次免疫。

  养殖户应正确选择合理的**,避免只追求免疫效果而选择较强毒株的**。“场内自家苗”(从本场发病鸡群中分离菌株,鉴定其血清型后,据此制成的菌苗)的预防效果相对较好。

  实际生产中,采用**厂的标准株防疫大肠杆菌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很多普通养鸡户和出栏周期较短的肉用商品鸡场很少使用该类**,多数是以药物预防为主。而在目前食品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下,很多大规模的种禽场和商品蛋禽场等为了较大限度的解决药物残留问题,多采用自家苗用于大肠杆菌的预防。

  

5、饲料和饮水方面

  营养全面、均衡,饲料和饮水安全、充足,可以使鸡群体质健壮,增强机体抵抗力。饲料的采购、贮存和加工等环节要加**生管理,防止发霉、变质,减少大肠杆菌的污染。对水井、水塔和水箱等储水设施以及输水管道要经常清理、适时消毒。

  

6、全进全出

  全进全出的饲养方法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避免不同日龄、不同批次鸡群间的交叉感染。

  

7、降低应激

  在受到应激如断喙、接种、转群、冷热应激等造成鸡体抗病力下降时,可在饲料中添加鱼肝油或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也可以使用复合维生素降低鸡群应激反应,增强免疫力,预防继发感染。

  

8、预防投药

  (1)雏鸡开口药

  在实际生产中,对2-6日龄的雏鸡进行开口药预防,能有效控制雏鸡大肠杆菌的发生。常用的开口药有: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和恩诺沙星等,如果生产有机产品(如有机土鸡、有机土鸡蛋等),可以选用白头翁散或益生菌做开口药。

  (2)定期投药预防

  在饲养过程中,虽然鸡群没有发病症状,但部分或大部分鸡可能带菌,一旦受到外界应激就很可能发病,可以采用定期投药预防。

  在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下,养殖户多采用抗生素或化学合成药物进行预防,存在滥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现象。这不仅容易导致细菌的耐药性问题,也很容易出现药物残留,威胁到食品安全。

  农家营建议使用中药制剂进行定期投药预防。常用的中药制剂有:郁金散、四黄止痢颗粒、四味穿心莲散、白头翁口服液(散)、杨树花口服液等,可任选其一。

  鸡大肠杆菌有哪些病症状表现?鸡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实际生产中,单一的大肠杆菌感染较少,大部分都是继发或混合感染,所以应辩症施治,需选择对另一种或多种病原体同时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