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蛋鸡[蛋鸡是指饲养起来专门生蛋以供应蛋只的鸡,跟肉用鸡不同,人们饲养蛋鸡的主要课题是提高鸡蛋质量和保持或提高产蛋量,而并非提高鸡肉品质。]生产中,经常会发现产蛋鸡群中有部分个体出现掉毛现象,掉毛的主要部位在颈部和背部,有的掉毛现象与产蛋减少相伴发生,而有的掉毛现象不影响鸡群[鸡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ī qún,是指平庸之辈。]的产蛋。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讲讲蛋鸡脱毛[脱毛是指体毛过长或过于浓密,特别是一些女性唇部汗毛浓密,看上去像长了胡子一般,严重地影响女性的外观形象。]的原因,蛋鸡脱毛怎么治。

蛋鸡脱毛的原因

  与掉毛有关的管理问题

  1、喂料量[料量,称量。]不足:当产蛋鸡每天的采食量受控制,长期不能饱饲的情况下会出现啄毛和掉毛现象。这种情况不一定伴随产蛋率的下降,可能会出现蛋重略小。

蛋鸡脱毛的原因,蛋鸡脱毛怎么治

  2、缺水:长时间断水,特别是在夏季,可造成严重的应激[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脱毛,并伴有产蛋量严重下降。

  3、应激:在蛋鸡的日常管理中如果某种较强的非病理性应激频繁出现则会引起产蛋率的明显降低并诱发换毛。

  与掉毛有关的营养问题

  羽毛的生长和正常结构的维持需要合适的营养供给,凡是与羽毛结构有关的营养成分缺乏都可能导致羽毛变脆而容易折断,主要表现在大料配制时的能量水平、蛋白水平和鸡的采食量相对较小,导致的蛋鸡脱毛。

  1、饲料中的能量水平偏低,导致鸡的能量摄入量不足,从而弓|起蛋鸡的羽毛脱落。

  2、蛋白质水平低,特别是含硫氨基酸缺乏时,可直接影响作为毛的主要成分角蛋白的合成,致使家禽特别是成年家禽出现羽毛大星脱落,有的甚至全身掉毛后,迟迟不能生长。病禽尾、颈背部羽毛脱落,常被其他同伴啄食,引起皮肤感染,甚至出现同类相残,相互攻击的啄癖。

  3、食盐,饲料中食盐含量高会引起鸡群的食盐中毒。慢性中毒者,羽毛易脱落。

  与掉毛有关的环境问题

  1、温度:在高温季节,鸡为了散发体内的热量,会出现少量掉毛的现象,但在新开产的母鸡群内表现不明显。

  2、光照:频繁地出现停电或忘记关灯、改变开关灯时间都会导致产蛋率下降并引发脱毛现象。季节交替(特别是春夏之交)光照突然增强,造成鸡的不适合应激,容易导致鸡的啄毛而发生脱毛。还有一些疾病如:寄生虫(鸡羽虱螨虫)、**性疾病(流感等)也会引起蛋鸡掉毛。

  综上所述,能引起蛋鸡出现掉毛的原因比较多,大家平时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现鸡群出现掉毛了,要结合自己家鸡的实际情况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看是属于正常掉毛还是其他一些别的原因引起的,不要盲目的去投药,不然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增加我们的饲养成本。

蛋鸡脱毛怎么治

  1、饲养密度合理

  肉种鸡在鸡育成期密度为4.5~5.0只/㎡为宜,产蛋期公鸡和母鸡相加不超过4.5只/㎡。这样才能给鸡群提供一个舒适的饲养空间,减少鸡只之间的相互竞争和体况下降引起的脱羽。

  2、保证体重达标

  育雏期时通过**早期食欲促使鸡群尽早达标,好在前四周超标30~50g。育成期时每周称重,确保体重及时达标或略超标准2%~3%。

  3、提高均匀度[从中心到边缘的亮度分布是否均匀。]

  公鸡母鸡应分栋饲养,通过分栏、调整鸡群、限饲等措施来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并提供适宜的料位和水位来保证鸡群尽量不发生分离,在第24周末时保持均匀度达到90%~95%。

  4、控制开产前料量

  如果鸡群规模小,小鸡栏要在第24周末混群,但需控制小鸡料量,否则基础料量过高(超过120g),会引起开产后到高峰前胸肌发育过大、鸡体超重和双黄蛋比例、腹膜炎死淘率过高的现象。

  5、保证合理的通风量

  肉种鸡饮水量高,垫料易潮湿,为了控制脚垫的产生,应保证鸡舍温度,尤其在冬季也要保证小通风量。或者因群制宜,将小栏鸡安排在场区内温度较高的鸡舍,切勿使每个鸡舍都采取相同的温度和通风量。

  6、控制温度

  肉种鸡对温度的变化很敏感,如果不能及时增加饲料来补充能量(非理想措施),鸡群体况会变差发生掉毛或断毛现象,鸡只一旦掉毛就会停产,用于产蛋的能量就会用来增加肌肉,引起鸡只超重,终导致产蛋率下降过快。

  7、油苗预温

  产蛋期经常会用油苗来免疫,免疫前要将油苗预温,一般预温到37~38℃即可,这样可以减少油苗对鸡体造成的应激。

  8、提供舒适的采食环境

  在饲料分配时要做到快速、均匀,鸡只之间的间距和料槽之间的距离都要合理,防止个别鸡只采食少(如果争抢严重会缩短净槽时间),保证每只鸡都有一个舒适的采食环境,尽量减少个体之间的差异。

  9、关注羽毛覆盖情况

  在生产中应密切关注羽毛覆盖情况,当覆盖指数达到1或2时就应及时查找原因,如环境条件差、营养不平衡、应激较大等,避免覆盖情况向严重方向发展。如果羽毛覆盖较差,应及时补充饲料,尤其时在冬季,如果补料不充足引起体况变差、鸡只掉毛,这也是产蛋率下降快的一个主要原因。

  10、及时调整饲喂量

  如果鸡舍温度低,应及时补充饲料。每与21℃相差正负1℃时应增减1%料量(实际情况是每相差1℃增减0.5%料量)。养殖户可根据鸡群体重和蛋重情况,合理使用产蛋2期料,一般在37周左右才开始使用。在产蛋率达到70%~75%时加到高峰料,34~35周龄开始减料,且减料一定要缓慢。

  以上就是蛋鸡脱毛的原因,蛋鸡脱毛怎么治的全部内容了,某些疾病的发生往往伴随掉毛的出现,如寄生虫(鸡羽虱/螨虫)、**性疾病(流感等),希望养殖户能仔细分辨掉毛原因,及时治疗。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