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鹌鹑(学名:Coturnix coturnix),古称鹑鸟、宛鹑、奔鹑,又名鹑、红面鹌鹑、赤喉、红腹鹑,体长18厘米,体小而滚圆,褐色带明显的草**矛状条纹及不规则斑纹,雄雌两性上体均具红褐色及黑色横-anchun]蛋营养丰富,口感美味,我国对鹌鹑蛋的需求很大,鹌鹑的产蛋量直接关系鹌鹑养殖的经济效益。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鹌鹑一年的产蛋量是多少和鹌鹑产蛋量小是什么原因吧!
鹌鹑一年的产蛋量是多少?
产蛋鹌鹑品种较多,主要品种有:1、日本鹌鹑,又称日本改良鹑;2、朝鲜鹌鹑;3、白羽鹌鹑;4、黄羽鹌鹑,即隐性黄羽鹌鹑。以高产品种白羽鹌鹑为例,出壳35天就能下蛋,一年产蛋约280枚左右,是自身体重的20多倍。
鹌鹑产蛋量小是什么原因?
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与饮水
对产蛋率的影响
(一)饲料:
合理的饲料是鹌鹑高产稳产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鹌鹑来说,产蛋率高,蛋的营养价值高,必然对饲料的营养水平要求也高。每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饲料中的能量要达到2800大卡,粗蛋白20%~22%,不仅要采用好的饲料配方,还要特别注意各种原料的质量。
同一饲料配方不同质量原料的鹌鹑饲料可使鹌鹑产蛋率的差距在10%~40%。值得注意的是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达到28%时,饲喂1周后,蛋鹑便会发生蛋白质中毒,引起组织水肿,从而造成停产。
另外,饲料搅拌不匀,也常会引起食盐或微量元素中毒,引起产蛋率下降[下降,是指飞行高度不断降低的飞行状态。]。
蛋鹌鹑高峰期[高峰期可描述为“投资需求夹杂着消费需求增加的时期”。]建议饲料配方(可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年龄适当调整):
玉米50千克、麸皮3千克、豆粕22千克、棉籽粕5千克、进口鱼粉8千克、肉粉4千克、骨粉2千克、贝粉2千克、石粉4千克。(另加微量元素、**素蛋氨酸)
另外过于限制鹌鹑的采食量或突然更换饲料都会对鹌鹑产蛋率产生很大影响,一般高峰期一只鹌鹑的日粮总量是25~30克(因季节不同略有不同)。要在不定量的饲喂过程当中掌握鹌鹑的准确采食量后,再定量饲喂。切勿随意定量饲喂。
(二)饮水:
饲料中,多种营养物质的溶解与吸收都离不开水。鹌鹑的饮水量一般是采食量的2~3倍,每天需要50~75克。蛋鹌鹑停水24小时(夏季会引起中暑),产蛋率可下降40%,正常供水两周才能恢复正常。若停水40小时,鹌鹑便会停产,甚至渴死,正常供水1个月产蛋率才能恢复。
鹌鹑的饮水必须清洁、卫生、无污染,并且24小时保持充足的饮水。使用自动饮水器的鹌鹑舍必须经常检查饮水器是否堵塞。
遗传因素
对产蛋率的影响
遗传因素是决定鹌鹑产蛋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鹌鹑品种,在相同时期的产蛋率也会有很大的差距。肉用型鹌鹑(如迪法克)在产蛋高峰期,产蛋率仅有70%,而同一时期的蛋鹌鹑品种(如朝鲜龙城、南农黄羽)产蛋率可达85%,白羽鹌鹑则高达95%~98%。
所以,要根据不同的饲养目的,饲养不同的鹌鹑品种。
环境对产蛋率的影响
(一)人工环境因素
1、光照:
蛋鹌鹑产蛋期间光照时间应掌握在每天自然光照+人工补光=16小时。产蛋鹌鹑喜欢柔和的光线,以40瓦白炽灯为宜。过强的灯光或过强的自然光会使鹌鹑严重脱毛和早衰及降低蛋重。突然将光照时间降至每天8小时,鹌鹑也会脱毛,产蛋率会降低50%以上。24小时光照对提高产蛋率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增加饲料的消耗量。
2、温度:
鹌鹑与鸡相比,体型小,但体表相对散热面积大(10只成鹑的体重相当于一只鸡,但它们的皮肤总面积比鸡大一倍),从而决定了鹌鹑耐高温、怕寒冷的习性。当舍温低于20℃时,产蛋率会下降10%,低于10℃时会下降60%,甚至停产,并且抗病力明显降低,死亡率增加。短时(3~5小时)舍温达到36℃,对产蛋率影响不大。产蛋期适宜的温度是25~30℃。鹑舍天窗使用温控无极变速通风装置。
3、密度:
在阶梯式鹑笼中,每平方米以饲养60~70只为宜,密度过大,必然影响鹌鹑的采食量和活动空间,从而引起产蛋下降。
4、通风:
通风应在保证舍温的前提下进行。但也不能只为了保温而不通风。许多养殖户冬季为保舍温,全部封闭窗口,造成鹑舍中二**碳和氨的严重超标,不仅产蛋率降低,也极易造成传染病流行。在舍温低的情况下可生炉火来提高舍温,然后再进行通风。通风选择晴朗无风的中午进行。5、湿度:产蛋鹌鹑对湿度的适应性较强,50%~70%相对湿度,都适合产蛋率的发挥。
6、鹑舍卫生:
勤清粪、勤清洗水具、经常消毒,都有利于产蛋率的发挥。
7、噪音:
鹌鹑对噪音的承受能力比鸡大得多,一般机动车的噪音不会引起鹌鹑惊群,但特别大的、清脆的声音(如爆竹声)易使鹌鹑惊群甚至撞笼而死,从而造成产蛋率下降。
(二)自然环境因素
1、风:
鹌鹑的产蛋率与风的强弱关系很大,突然而至的5~6级风,可使产蛋率下降10%~20%。
2、冷:
天气骤变,突然降温,可使鹌鹑产蛋率下降10%以上。
3、*雨:
长时间的*雨天气,可造成光照不足,温差变化大,使鹌鹑抗病力下降,也可引起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暴发,从而影响产蛋率。
4、鼠害:
老鼠是鹌鹑养殖中的天敌,它们不仅偷吃饲料、传播疾病,还偷吃鹑蛋咬死鹌鹑。1只成年老鼠**可咬死成鹑10余只,拖走鹑蛋十几枚甚至百枚。1只老鼠对鹑场造成的损失1年可达100元以上。在灭鼠的同时也要注意灭蝇。
年龄与疾病对产蛋率的影响
(一)年龄对产蛋率的影响:
蛋鹌鹑一般35~40日龄开始产蛋,45日龄产蛋率可达50%,65~70日龄便可达产蛋高峰,且产蛋持久性很强,12月龄前,产蛋率可一直保持在80%以上。
12月龄后,鹌鹑产蛋率虽然也可保持在80%左右,但死淘率和料蛋比不断增加,蛋壳硬度差,鹌鹑蛋破损率高,严重影响了饲养期间的经济效益。所以一般蛋鹌鹑饲养期不超过12个月。
(二)疾病对产蛋率的影响:
多种疾病如新城疫、鹑白痢、大肠杆菌病、禽霍乱等都会对鹌鹑产蛋率的发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鹑白痢、大肠杆菌病对产蛋率的影响非常大。
鹌鹑感染白痢病后,病程可达几个月,在衰竭死亡之前,除可进行垂直传染外,还会发生水平传染,使整笼或某一层群体发病,可使产蛋率下降20%以上。且蛋壳品质严重下降。根除鹑白痢的好方法是种鹑全群进行全血平板凝集实验,将带菌种鹑全部淘汰,从而杜绝垂直传染。
大肠杆菌病是目前养禽业中令人头疼的一种疾病。鹌鹑养殖也不例外。大肠杆菌病虽不像新城疫、禽流感那样会使鹌鹑全军覆没,但其反复的发作却给鹌鹑养殖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该病发生后,严重者可使鹌鹑产蛋率会下降20%~30%,白亮蛋、沙皮蛋、褐壳蛋明显增加,鹑蛋品质严重下降。
在整个鹌鹑饲养过程中,大肠杆菌病带来的经济损失,可占综合损失的50%以上。对于该病,主要采取以防为主的原则,可根据鹌鹑蛋壳颜色与硬度的变化饲喂蛋禽抗肽素蛋禽维之源等。同时注意饲料、饮水及环境的卫生。只有建立严格的防病灭病制度,才能使鹌鹑高产稳产获得保证。
广大养殖户在养殖鹌鹑的时候要注意鹌鹑的产蛋量大小,如果产蛋量小,就及时找到原因,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