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养殖的五大要点
1、雏鹅养殖的五大要点 在雏鹅的养殖过程中,针对雏鹅体质较弱的特点,务必做好保温、通风、光照、湿度与密度五个方面的工作,保证雏鹅度过最敏感的生长阶段。保温 刚出壳的鹅苗,我们称之为雏鹅,处于这个生长阶段的鹅,体温调节机能较差,对冷热的抵抗力一般,必须进行人工保温。
2、进鹅苗前两天,在鹅棚里铺好细刨花、碎鲜秸秆等铺垫材料。准备250瓦红外灯、煤炉等取暖设备,检查屋内是否有贼进风口,在墙上安装排气扇通风。为了有效利用鹅棚设施,雏鹅的饲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35厘米高的围栏把小鹅分群。棚内湿度应控制在60%~65%。
3、青松牌无铅松花皮蛋,采用我国著名淡水湖洞庭湖天然养殖场的蛋为主要原料,集传统方法和现代工艺,汇近百年实践经验与科技精华,去掉了铅,加入了人体从一般食物链难以接受的有益的元素,使之产品无铅,风味独特,色鲜味美,蛋体松花点缀,晶莹透明,品质超群。
养鹅技术是什么?
饲喂管理。依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应选用优质小鹅专用饲料,这样不仅满足雏鹅生长需要,还能提高育雏成活率,牧草可选用嫩黑麦草、苦荬菜等多汁青绿饲料,切碎后与精料拌和饲喂,供雏鹅自由采食,育雏期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2。分群管理。
育雏密度及湿度。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高为35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挑选雏鹅。
养鹅需要的技术,保证育雏温度、保持空气新鲜、保持适宜湿度、防止煤烟中毒、防止农药中毒,养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鸭舍的干净,需经常性的进行彻底清洁,有必要的时候还要消毒,应及时的给水,不能较长的时间的缺水,喂养食物的时候应该少食多餐,还要注意鸭舍的通风性。
- 防啄毛与驱虫:为防止雏鹅啄毛,应避免其身毛潮湿,按时喂料,多喂青嫩饲料和矿物质饲料。雏鹅七日龄后每隔3-4天用煤油或花生油滴耳,可驱虫、杀虫。- 夜间照明:室内灯要通宵照明,以保持舍内温度在15-25摄氏度。 中鹅的饲养管理 中鹅是指4周龄以上到种鹅或转为育肥的鹅。
养鹅的技术
疾病防控。规模养鹅要保持鹅舍干净,地面干燥,栏舍通风并经常打扫。定期或不定期用药物消毒场地及用具。发现疫情应及时隔离治疗并对病死鹅做深埋处理。定期防疫驱虫,对鹅群按免疫程序注射小鹅瘟**、禽流感**、蛋子瘟菌苗等,并定期请兽医上门查虫驱虫。
育雏密度及湿度。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高为35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挑选雏鹅。
育雏密度与湿度管理。为确保鹅舍设施的高效利用,通常每平方米容纳20至25只雏鹅。使用高35厘米的围栏分群,保持舍内湿度在60%至65%之间。适度湿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雏鹅健康,因此需定期添加垫草,通风换气以维持湿度适宜。 雏鹅选择。
定期消毒:保持鹅舍清洁,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清洁,并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以减少病菌滋生。管理措施:定期引导鹅只到水中洗浴,保持羽毛清洁,同时也要定期休息,以利于健康生长。预防疾病: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提高鹅只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散养鹅的养殖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址与环境:选择适合养鹅的地方,最好是有水源、草地和树林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有利于鹅的生长和繁殖,同时也能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此外,还需要考虑交通便利、防疫条件等因素。
维持适宜湿度:湿度以65%为最佳,适宜的湿度有利于雏鹅调节体温,保持舒适状态,促进正常发育。雏鹅脱温后,应安排其在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接受阳光照射。 预防煤烟中毒:火炉、火墙和火炕是育雏的常见供热方式。为防止中毒,建议减少火炉供热的应用,改用火炕或火墙。
冬天如何做才能养好养鹅?
1、环境管理对疾病控制至关重要。冬季需要保温,但同时可能导致通风**和氨气浓度升高。因此,必须:- 隔离饲养,减少外界接触。- 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防止疾病传播。- 适当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同时注意保温。 增强鹅群抗体 冬季是疾病高发期,提高鹅群免疫力是关键。应:- 预热**,确保注射效果。
2、第一,防寒保暖是关键 大鹅的耐寒能力虽强,但极端低温仍会影响母鹅的繁殖。因此,务必确保鹅舍内温度保持在5℃以上,通过科学的保温措施,如铺设厚实的垫料,设置保暖设施,让鹅在冬季也能舒适生活。第二,运动与营养相结合 冬季鹅的活动量减少,需通过运动来保持活力。
3、防寒保暖成年鹅虽然抗寒力提高,但在冬季气温过低时,对母鹅的繁殖性能也会有一定影响,必须抓好防寒保暖措施。可加大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养3-4只产蛋鹅,同时舍内要垫厚草料,使室内温度控制在5℃以上。有条件的可搭盖塑料暖棚,利用太阳能增加室温。增加光照冬天白天时间短,晚上时间长。
养鹅的技术和方法
1、育雏舍:21日龄前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因此,育雏舍要有好的保温性能,要求舍内干燥、空气流通但不漏风,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比例以1:10~15为好,屋檐高2m,舍内地面比舍外高25~30cm,用水泥或三合土制成,有利冲洗消毒和防止鼠害。
2、育雏密度及湿度。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高为35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挑选雏鹅。
3、**放牧与补饲结合**: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进行适度放牧,让鹅在田间、草地觅食昆虫、草籽等天然食物,既节省饲料成本,又有助于鹅健康成长。放牧前后需进行补饲,确保营养均衡。
4、养鹅的技术和方法 建造鹅舍 (1)需要在周围有充足水源、远离村镇、空气清鲜、环境安静、用电方便的地方建造鹅舍,而且还需要建造运动场。
好了,关于养鹅保温设备哪个最好和养鹅保温设备哪个最好用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