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是养鸡过程中主要的环节之一,种蛋[[breeding egg] 可用于孵育繁衍幼禽的各种禽蛋,即受过精的蛋。]孵化重点是掌握几个要素,即温度[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湿度[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通风。此外,还需注意养鸡场种蛋的管理。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详细总结了养鸡孵化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养鸡孵化技术

养鸡场种蛋的管理

养鸡孵化技术

1.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消毒时间:应在种鸡舍捡蛋后立即进行熏蒸消毒,要求捡蛋间隔不超过2h;大型养鸡场应在捡蛋后进行一次消毒,入孵前再消毒一次。消毒方法: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法,按每立方米容器用福尔马林溶液30ml和高锰酸钾15g的比例,熏蒸30分钟。也可直接把甲醛溶液倒入瓷盘中,加热使其挥发熏蒸,此法适于温度24℃以上,相对湿度 75%的环境进行。新洁尔灭[新洁尔灭,别名为苯扎溴铵 / 溴化苄烷铵,常温下为白色或淡**胶状体或粉末,低温时可能逐渐形成蜡状状固体,带有芳香气味,但尝味极苦。]喷洒消毒法,将5%的新洁尔灭原液配制成0.1%浓度的溶液,用喷雾器直接喷在蛋的表面,经3~5分钟即可。其他方法,如抗毒威喷洒消毒、碘溶液消毒、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法、紫外线照射消毒法等,均可应用。

2.种鸡场种蛋的保存

(1)种蛋的**:种蛋的**必须缓慢,以防突然**造成胚胎死亡。产出后6~10h的种蛋好贮存在21~27℃的室温内,然后再降至贮存温度至16~18℃。注意冬季向蛋库运送种蛋时,应在熏蒸消毒**后进行,并适当地采取保温措施。

(2)种蛋的保存条件:温度以16~18℃为宜。一般贮存时间愈长,温度应愈低。相对湿度,以70%~ 75%为宜,保证湿度是非常重要的。空气新鲜度,以无异味为宜。

(3)种蛋的贮存期[shelf life;storage life 又称贮存寿命。]:以3~5天佳,一般不超过10天。在适宜贮存期内应每天翻蛋1次。种蛋贮存期在14天以内时,贮蛋室温度应为18℃;若超过14天,温度应为10℃。种蛋贮存10天以上,即使是适条件,孵化效果也会受影响。

3.种蛋的运输和置势种蛋置势,在任何条件下,都是种蛋的大头向上。种蛋运输,用木箱装种蛋时,箱底要先垫铺稻壳,再放种蛋。运输工具要求平稳、防震荡、防晒或受冻、防雨淋等。种蛋到达目的地后,应尽快开箱检查,剔除破损蛋,做好入孵前的消毒,装盘后静置6~12h再入孵。

鸡苗的孵化技术

温度:温度是孵化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生产中有恒温和变温两种施温方案。

恒温法适合巷道式孵化器和箱体机分批孵化方式,1-19天37.8℃,20-21天36.5-37.2℃;温孵化则采用前高后低的用温方式,如1-4天38.2℃,5-7天38.0℃,8-12天37.8℃,13-15天37.6℃,16-19天37.4℃,20-21天36.5-37.2℃。两种方法区别在于降温法必须是整批孵化时间,符合胚蛋对温度前高后低的要求。

在生产实际中,一般采用变温孵化,变温孵化的口诀是"变中求恒,恒中有变,变中求稳".整个过程的温度原则是前期高,中期平,后期低,采取"看蛋施温".

对于鸡前期产的种蛋,孵化温度要高0.15℃或提前6-8小时入孵。20-21天37℃,产蛋中期(35-50周)种蛋理化特性优良,孵化用37.8℃,出雏用36.5-37.1℃,孵化期正好是21天;产蛋后期(50周以后)尽量减少储存时间,提前4-6小时入孵,孵化温度低0.1℃,出雏时37.2℃左右。温度是否合适可通过"看胎施温"方式来检验。

湿度:适宜的湿度有两个主要的作用,一是在初期,可使胚胎受热均匀;二是在后期,有利于散热和啄壳出雏。一般来说,孵化过程的湿度是前低后高。孵化前期湿度一般为50%-60%,出雏时一般湿度为65%-75%.

通风:通风主要是提供新鲜空气,同时带走过量的热量和湿度。因此,在胚胎发育整个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通风的原则是"前小后大".具体做法是1-3天“关”,4-12天"小",13-17天"中",18天以后开到"大"一直到结束。应该注意的是前期通风量大,并不会提高孵化率。

翻蛋:每隔2小时翻蛋1次。倒蛋,在孵化后第11天,将上、下部位的孵化盘位置对调,目的是使孵化蛋均温,胚胎发育一致。照蛋,要求照蛋2次,并作好记录,动作要轻。头照,应在入孵后6~9天,剔出无精蛋和血蛋,用外侧蛋填满空隙。二照,应在入孵后19天,剔出死胎蛋和无精蛋,同时落盘(移盘)。移盘,应在入孵后19天进行,即将二照后的种蛋转入出雏器中。移盘动作要轻,以防碰破胚蛋。出雏盘顶层加铁丝网,以防鸡雏窜出。出雏器应保持黑暗的环境,使出壳雏鸡安静,以防踏坏未出壳的胚蛋而降低出雏率。

出雏:当孵化达到21天时,待大部分雏鸡破壳后即可捡雏。当出雏数达50%以上时,应先对鸡雏进行熏蒸消毒,方可出雏;当出雏数达60%~70%时,第二次捡雏;后再捡第三次雏。捡雏时要注意动作轻快;不要同时打开前后机门,以防出雏器内温、湿度下降过大。雏鸡鉴别,应在雏鸡出壳后2~12h之内鉴别公母。扫摊,在三次捡雏后,把未破壳的种蛋归并,继续在出雏器中孵化,待10~20h后大部分种蛋都破壳后,即可扫摊。

清扫和清毒:清扫蛋壳等废弃物,并运到固定地点处理;清扫残次雏、出雏盒垫纸等运送到固定地点处理;清扫出雏盘、存雏间、鉴别间等处,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对出雏器、出雏或存雏间等进行消毒(以熏蒸消毒为好)。

养鸡孵化技术就是以上的全部内容,从上可得知,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其胚胎在母体外的发育,完全依靠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空气、翻蛋和凉蛋等。因此,必须注意这方面的工作,加强管理。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