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痢[病名。]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1885年沙门氏等在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故定名为沙门氏菌属。]引起的各种年龄鸡只均可发生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主要危害鸡和火鸡。鸡白痢病在世界各地经常广泛流行,严重威胁着养鸡业的健康发展;且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所以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以下为您介绍鸡白痢是什么病,鸡白痢怎么防治:
鸡白痢是什么病
一、流行特点
传染源[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为病鸡和带菌[名词解释带菌:dàijūn [carrying germ] 指携带病菌相关知识隐**染或传染痊愈后,病菌在体内继续存在,并不断排出体外,形成带菌状态。]鸡;雏鸡患病耐过或成年母鸡感染后,多成为慢性和隐**染者,长期带菌,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带菌鸡卵巢和肠道含有大量病菌。
经带菌蛋垂直传播是本病主要的传播方式;也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交配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育雏季节多发。
二、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4~5天。
雏禽:一般呈急性经过,发病高峰在7~10日龄,病程短的1天,一般为4~7天。以腹泻,排稀薄白色糨糊状粪便为特征,*门周围的绒毛被粪便污染,干涸后封住*门,影响排便。有的发生失明或关节炎、跛行,病雏多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4周龄以上鸡一般较少死亡,以白痢症状为主,呼吸症状较少。
青年鸡(育成鸡):发病在50~120日龄之间,多见于50~80日龄鸡。以拉稀,排**、黄白色或绿色稀粪为特征,病程较长。
成鸡:呈慢性或隐性经过,常无明显症状,但母鸡表现产蛋量下降。
鸡白痢怎么防治
一、预防措施
(1)定期检疫,净化种鸡群:雏鸡白痢的大传染源是带菌母鸡,所以建立无白痢种鸡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做法是挑选和引进健康种鸡、种蛋,建立健康种群。到40~70日龄通过血清凝集试验进行第一次检验,及时剔除阳性鸡及可疑鸡,以后每隔一个月一次,直至全群无阳性鸡,再隔两周做后一次检查。如无阳性鸡,则为健康群;以后每年春秋两季对种鸡检查一次,凡检出一只阳性鸡,应进行细菌学诊断,并重复上述净化过程。对已感染的鸡群应每隔2~4周检疫一次,直至把带菌鸡全部检出淘汰。
(2)采用全进全出和自繁自养的管理措施及生产模式。
(3)加强饲养管理:每次入鸡前都要对鸡舍、设备、用具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并至少空置一周。饲养期间,注意合理分配日粮及定期带鸡消毒;育雏室还要做好保温与通风换气的合理措施。
(4)种蛋入孵前要做好孵房、孵化机及所有用具的清扫、冲洗和消毒工作。入孵种蛋应来自无病鸡群,以0.1%新洁尔灭喷洒、洗涤消毒,或用0.5%高锰酸钾[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为黑紫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无臭;与某些有机物或易**物接触,易发生**,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硫酸,分子式为KMnO4,分子量为158.03400。]浸泡1min,或1.5%漂**溶液浸泡3min,再用福尔马林[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是蛋白质凝固剂。]熏蒸消毒30min。
(5)合理使用药物[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预防:雏鸡出壳后可用福尔马林(14ml/m3)和高锰酸钾(7g/m3)在出雏器中熏蒸15min,并在饮水或饲料中适当加入有效抗菌药物。由于沙门氏菌极易产生耐药性,因此要十分注意药物的选择与合理使用。
二、治疗方法
鸡白痢可采用该菌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选择药物前,好先利用现场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另外,根据农业部新发布的《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以往常用于预防和治疗本病的硝基呋喃类药物和氯霉素等都已被禁止用于食品动物,故选择药物前好向有关部门咨询。
(1)磺胺类药物:以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为药。
(2)抗菌药物:金霉素、土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对鸡白痢均有较好的疗效。
以上药物的使用要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进行。
以上就是“鸡白痢是什么病,鸡白痢怎么防治”的具体内容,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后提醒大家注意一下,由于病鸡的发病症状往往呈现慢性经过,且病鸡的拉白痢症状也不够明显,绝大部分病鸡仅仅表现出渐进性[在一定阶段内不仅应当以权威**为主导,而且应推动自由**的渐进性发展现代化过程不仅是自上而下的社会变革过程,同时也应当和必须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演变为社会的自我变革、自我发展的过程和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社会变革过程,并由此而形成现代化的历史洪流。]消瘦贫血症状,且持续时间长,产蛋鸡的产蛋量也呈渐进性下降,往往不易被养鸡场户所及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