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蛋[鸭蛋又名鸭子、鸭卵,主要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钾、钠、氯等营养成分。]、鸡蛋和哺*动物不一样,他们的下一代不是在肚子里孕育的,而是离开了身体,利用外界的条件来完成的。鸭蛋在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成小鸭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除了温度[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恒温、湿度[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翻蛋外,还要有合理的淋蛋过程。下面我们来看看鸭蛋孵化技术

  鸭蛋孵化技术

  一、鸭蛋的收集

鸭蛋孵化技术

  种鸭的饲养上一般采用舍饲饲养或放牧饲养,种蛋[[breeding egg] 可用于孵育繁衍幼禽的各种禽蛋,即受过精的蛋。]的收集也应随不同的饲养方式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放牧饲养条件下,因不设产蛋箱,蛋产在垫料或地面上,种蛋的及时收集显得十分重要。初产母鸭的产蛋时间集中在后半夜1~6点之间大量产蛋,随着产蛋日领的延长,产蛋时间往后推迟:产蛋后期的母鸭多数也在上午10时以前产完蛋。蛋产出后及时收集,既可减少种蛋的破损、也可减少种蛋受污染的程度,这是保持较好的种蛋品质,提高种蛋合格率和孵化率[孵化率 (hatchability) 即受精卵的孵化比率。]的重要措施。放牧饲养的种鸭可在产完蛋后才赶出去放牧。舍饲饲养的种鸭可在舍内设置产蛋箱;随时保持舍内垫料的干燥,特别时产蛋箱内的垫草应保持新鲜、干燥、松软;刚开产的母鸭可通过人为的训练让其在产蛋器内产蛋;同时应增加检蛋的次数,这是产蛋期种鸭饲养日程中的重要工作环节。当气温的于0℃以下时,如果种蛋不及时收集,时间过长种蛋受冻;气温炎热时,种蛋易受热。环境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胚胎[胚胎是专指有性生殖而言,是指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结合成为合子之后,经过多次细胞**和细胞分化后形成的有发育成生物成体的能力的雏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二、种蛋的选择

  种蛋的品质对孵化率和雏鸭的质量均有很大的影响,也是孵化场经营成败的关键之一,而且对雏鸭及成鸭的成活率都有较大的影响。种蛋的品质好,胚胎的生活力强,供给胚胎发育的各种营养物质丰富,种蛋的孵化率高。因此,必须根据种蛋的要求、进行严格的选择。

  (一)种蛋的质量要求:1、种蛋的来源首先应注意种鸭的品质,选择那些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优良、繁殖力较高、健康状况良好的鸭群的种蛋。2、保证种蛋的新鲜,种蛋的贮存时间愈短愈好,以贮存7天为宜,3~5天为的保存[保存是中国汉语内的一个词语,使事物、性质、意义、作风等继续存在,不受损失或不发生变化的意思。]期。两周以内的种蛋可保持一定的孵化率,若超过两周则孵化期推迟,孵化率降低,雏鸭弱雏较多。种蛋的新鲜程度除与保存时间有关外,还与保存的温度、湿度、方法等有关。3、形状大小,蛋形应要求正常,呈卵圆形,过长过圆、两头尖等郡不宜作种蛋使用,蛋重应符合品种要求,放大过小都不好,蛋重过小付出的雏鸭较小,蛋重过大孵化率低。大型肉鸭蛋重一般为85~95克为宜。4、蛋壳[蛋壳是 一个多义名词,有书刊,作家笔名, 蛋壳也是一种卵生动物的卵外壳的统称。]的结构,致密均匀,表面正常,厚薄适度。蛋壳厚度一般为0.035~0.04毫米。蛋壳过厚,过硬时,孵化时受热缓慢,水分不宜蒸发,气体交换**,破壳困难;过薄时水分蒸发过快,孵化率降低。蛋壳结构不均匀,表面粗糙等均不宜作种蛋使用。5、蛋壳表面的清结度,蛋壳表面不应有粪便、泥土等污物,否则,污物中的病原微生物侵入蛋内,引起种蛋变质。或由于污物堵塞气孔,妨碍蛋的气体交换,影响孵化率。同时在孵化过程中污染机器,如果有少许种蛋受到轻度污染,在入孵前先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方可入孵。

  (二)种蛋的选择方法:1、感官法,是孵化场在选择种蛋时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看、摸、听、嗅等人为感官来鉴别种蛋的质量,可作粗略辨别,其鉴别速度较快。(1)眼看,观察蛋的外观。蛋壳的结构、蛋形是否正常、大小是否适中、表面情节情况如何等。(2)手摸触摸蛋壳的光滑或粗糙等,手感蛋的轻重。(3)耳听用两手各拿3个蛋转动五指使蛋互相轻轻碰撞,听其声音。完好无损的蛋其声音脆,有裂纹、破损的蛋可听到破裂声。(4)鼻嗅嗅蛋的气味是否正常,有无特殊气味等。2、**法,利用太阳光或照蛋器;通过光线检查蛋壳、气室、蛋黄、蛋白、血斑、肉斑等情况,对种蛋作综合鉴定,这是一种准确而简便的方法,如发现蛋白变稀、气室较大、系带松弛、蛋黄膜破裂、蛋壳有裂纹等,均不能作为种蛋使用。

  种蛋胞消毒和保存

  一、种蛋的消毒

  蛋产出后,蛋壳表面很快就通过粪便、垫料感染了病原微生物,这些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很快、据研究,新生蛋的蛋壳表面细菌数为100~300个,15分钟后为500~600个,一小时后达到4000~5000个;尤其是采用厚垫料饲养的鸭舍。种蛋更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种蛋收到污染不仅影响孵化率,更严重的是污染了孵化机[孵化机是指人工模拟卵生动物母性进行温湿度翻蛋等条件经过一定时间将受精蛋发育成生命的机器,主要用途于种蛋孵化、胚胎发育、养殖场、孵化场、孵化厂、养鸡场、个人孵化、家庭孵化、单位孵化、学校孵化、生物孵化、胚胎孵化、学校、生物公司、特禽孵化、家禽孵化等。]和用具,传染各种疾病,因此,蛋产出后,除及时收集种蛋外,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蛋壳表面附着的病菌原微生物。现介绍几种常用的消毒办法:

  (一)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法这种方法需要一个密封良好的消毒柜每立方米的空间有30毫升40%的甲醛溶液、15克高锰酸钾,熏蒸20~30分钟,熏蒸时关闭门窗,室内温度保持在25~27℃,相对温度为75~80%.如果温度、湿度低则消毒效果较差,熏蒸后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孔,将气体排出。这种方法对外表清洁的蛋消毒效果较好,对那些外表粘有粪便或其他污垢的脏蛋效果**。消毒时产生的气体具有**性,在使用时应注意防护,避免接触人的皮肤或吸入。

  (二)新洁尔灭消毒法将种蛋排列在蛋架上,月喷雾器将千分之一的新洁尔灭溶液喷雾在蛋的表面。消毒液的酿制方法:取浓度为5%的原液一份,加50倍水,混合均匀即可配制成千分之一的溶液。注意在使用新洁尔灭溶液消毒时;切忌与肥皂、碘、高锰酸钾和碱并用、以免药液失效。

  二、种蛋的保存

  在成长的孵化管理中,蛋产出后尽管贮存时间较短,但也不可能立即入孵。因此,种蛋在入孵前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贮存。及时种蛋来源于的种鸭群;经过严格地挑选,品质优良的种蛋,如果保存条件较差,保存方法不当,对孵化效果均有**的影响。尤其是在冬、夏两季更为突出。因此,应给种蛋创造一个适宜的保存条件和方法。

  (一)种蛋贮存室的要求大型的孵化场应有专门的种蛋贮存室。贮存室要求隔热行能良好。无窗式的密闭房间。此外,贮存室内还应配备恒温控制的采暖设备以及制冷设备,配备湿度自动***。种蛋贮存室与鸭舍之间的距离越远越好,同时应便于清洗和消毒。

  (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种蛋保存的理想温度为13~16℃。但保存时间不同也有差异,保存在7天以内,控制在15℃较适宜;7天以上以11℃为宜。高温对种蛋孵化率的影响极大,当保存温度高于23℃时,胚胎开始缓慢发育,尽管发育程度有限、但由于细胞的代谢会逐渐导致胚胎的衰老和死亡;相反温度过低,也会造成胚胎的死亡,影响孵化率,低于0℃时、种蛋因受冻而失去孵化能力。应注意的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种蛋应存放在比较稳定的温度环境中。因此,在贮存前,如果种蛋的温度高于保存温度,应逐步降温,是蛋温接近贮存室温度、然后放入贮存室。温度过高,蛋表面回潮,种蛋容易发霉变质;湿度过低,蛋内水分大量蒸发,势必影响孵化效果、保存的湿度以近于蛋的含水量为,贮存室内一般相对湿度控制在75~80%范围内为宜。

  (三)适宜的蛋位保存一周内的种蛋,存放时的蛋位对孵化率或许只有较小的影响。为了使气室保持适当位置,种蛋应以钝端向上。如果每天转蛋,钝端向上保存之周以上的种蛋仍可获得较好的孵化效果。钝端向上可防治胚胎与壳膜的粘连,否则引起胚胎的早期死亡保存期较长时,翻蛋的角度以大于90度为宜。

  (四)适宜的保存期保存期越短,对提高孵化率有利。随着保存期的延长,孵化率会逐渐下降。孵化率的下降与季节也有很大的关系,即使有适当的保存条件,保存时间过长,也难以获得理想的孵化效果。因为新鲜蛋的蛋白具有杀菌作用,长期保存后,蛋白的杀菌作用急剧下降。另一方面,保存时间过长,蛋内水分的过分蒸发,导致内部pH值的改变,各种酶的活动加强,引起胚胎的衰老,营养物质的变化及残余细菌的繁殖,从而危害胚胎降低孵化率。种蛋如需较长时间的保存,可将种蛋装在密封的塑料袋内,填充N2,密封后放在蛋箱内,这样可阻止蛋内物质和微生物的代谢,防止蛋内水分的过分蒸发。如果保存期超过3~4周,仍可获得70~80%的孵化率。种蛋长期保存时,每天翻蛋一次,也可延缓孵化率的急剧下降。

  种蛋的包装和运输

  装运种蛋是良种引进、交换和推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应给与高度重视,否则将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

  一、种蛋的包装

  引进种蛋时常常需要长途运输,如果保护不当,往往引起种蛋破损和系带松弛、气室破裂等,致使孵化率降低。包装种蛋的用具是专用的蛋箱(长60厘米×宽30厘米×高40厘米,250个)或塑料蛋托盘。种蛋箱或种蛋盘必须结实,能经受一定的压力,并且要留有通气孔。装箱时必须装满,必须使用一些填充物以防震。如果没有专用种蛋箱,也可用木筐装运,此时可用废纸将蛋逐个包好,装入箱(筐)内,各层之间填充锯木面或刨花、稻草等垫料,以防撞击和震动,尽量避免蛋与蛋的直接接触。不论使用什么工具装,尽量使大头向上或平放,排列整齐,以减少蛋的破损。

  二、种蛋的运输

  在种蛋的运输过程中,不管使用什么交通工具,都应注意避免日晒雨淋,而影响种蛋的质量。因此,在夏季运输种蛋时。要有遮荫和防雨设备。冬季运输时注意保暖以防受冻,运输工具要求快速平稳;减少震动,装卸时轻装轻放,严防强烈震动,防止卵黄膜破裂、系带断裂等现象、运输种蛋的工具是飞机、火车、汽车等。种蛋运到后,应立即开箱检查,抛除破损种蛋进行消毒尽快入孵。

  种蛋的胚胎发育

  一、鸭蛋的孵化期

  家禽的孵化期是指在正常的孵化条件下,从种蛋入孵开始到雏禽出壳为止的时间。不同的家禽种类以及不同的生产用途其孵化期的长短也略有差异:肉用型鸭蛋比蛋用型鸭蛋的孵化期稍长。一般来讲,鸭蛋的孵化期为28天:瘤头鸭的孵化期为33-35天。孵化过程中孵化温度偏高时孵化期缩短;孵化温度偏低时孵化期延长,出壳推迟。出壳时间无论是推迟或提前都是孵化不正常的表现,雏鸭弱雏较多,雏鸭的成活率也较低。

  二、胚胎的生长发育

  家禽的胚胎发育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一)蛋形成过程中胚胎的发育,卵黄自卵巢上排出后;被输卵管的漏斗部接纳;与**相遇受精,成为受精卵,并在蛋形成过程中开始发育。当受精卵到达峡部时发生卵裂,进入子宫4~5小时后已达256个细胞期,到蛋产出时,胚胎发育已进入到囊胚期或原肠早期,蛋产出后,由于外界气温低于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温度,胚胎发育处于停滞状态,随着时间的延长;胚胎逐渐死亡,就是种蛋保存时间过长降低孵化率的原因。

  (二)孵化期中胚胎的发育、当给予种蛋适当的孵化条件时,胚胎从休眠状态中苏醒过来,继续发育形成雏禽。现将胚不同日龄的发育情况简述如下:天,胚肪以渗透方式进行原始代谢,原线、脊索突和血管区等原基出现、胚盘暗区显着扩大。原线发生时,胚盘的直径到达2.4~1.6毫米;明区1.2~1.6毫米,暗区环宽0.5~0.6毫米。照蛋时,胚盘成微明亮的圆点状,俗称白光珠。第二天,胚盘增大。脊索突扩展,形成五个脑泡,脑部和脊索开始形成神经管,眼泡向外突出。心脏形成并开始博动、卵黄血液循环开始。鸭胚直径达到2.5~2.7毫米,血管区长度4.5~7毫米。

  照蛋时可见圆点较前一天大,俗称鱼眼珠。第三天血管区为圆形,头部明显地向左侧方向弯曲与身体垂直,羊膜发展到卵黄动脉的位置。有三对腮裂出现,尾芽形成。胚胎直径5.0~-6.0毫米,血管区的横径为20~22毫米。照蛋时鸭胚血管区似樱桃状。第四天前脑泡向侧面突出,开始形成大脑半球。胚体进一步弯曲,喙、四肢,内脏和尿囊原基出现。卵黄由于蛋白水分的渗入明显扩大,羊膜腔形成。胚胎直径达5.0~6.5毫米,血管区为22~28毫米。

  照蛋时,可见胚胎与卵黄囊血管分叉似蚊子,俗称"蚊珠".第五天胚胎头部明显增大,并与卵黄分离,前脑开始分成两个半球,第五对三叉神经发达。口开始形成,额突生长,眼有明显的色素沉着。脾脏和生殖细胞奠基。卵黄囊血管贴于蛋壳,容易通过蛋壳的气孔进行气体交换,从而产生热能。尿囊迅速增大形成一个有柄的囊壮;其直径可达5.5~6毫米。照蛋时卵黄囊血管形似一只小蜘蛛,又称小蜘蛛。

  鸭蛋孵化条件

  一、鸭蛋孵化温度

  温度是鸭蛋孵化的首要因素;只要适宜的孵化温度才能保证鸭蛋中各种酶的活动,从而保证胚胎正常的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鸭蛋比鸡蛋大,以单位重量计算,蛋壳表面积相对比鸡蛋小,而且蛋壳和壳膜较厚。因此,在孵化初期感温不如鸡胚:后期胚胎的散热又不如鸡胚有利。并且蛋黄中脂肪含量高于鸡,孵化后半期由于脂肪代谢增强,必须向外排出大量的体热。因此,在鸭蛋孵化的中后期孵化温度应比鸡蛋低1度F(0.56℃),而且在孵化后期应采取凉蛋措施。一般情况下,鸭胚胎适宜的温度范围37~38℃。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严重时会造成胚胎的死亡。温度偏高时,胚胎发育加快,孵化期缩短,雏鸭的弱雏较多;超过42℃2~3小时就会造成胚胎的死亡。相反,温度偏低时,胚胎发育迟缓,孵化期长,雏鸭质量差。因此,在孵化过程中,可根据孵化场的具体情况和季节、品种(系)以及孵化机的性能,制定出合理的施温方案、一般采用;立体孵化器,通常可参考以下两种实施方案。

  (一)恒温孵化,这是进行分批入孵的施温方案。以满足不同胚龄种蛋的需要。通常孵化器内有3-4批种蛋。在室温过高时,整批孵化必然在孵化的中后期代谢热大大过剩,分批入孵就可以充分利用代谢热作为热源,即可减少自温超温,又可节约能源。采取恒温孵化时,新老蛋的位置一定要交错放置,这样老蛋多余的热量被新蛋吸收,解决了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新蛋温度的偏低、老蛋温度的偏高的矛盾,从而提高了孵化率。通常机内空气温度控制在37.8℃。但应注意孵化机内上下、前后、左右的温差不能太大,温差越小越有利于孵化,一般情况下温差不能超过0.1~0.2℃,温差可通过调整进出气孔等方式得到解决。如果温差较大时,也应注意定时调盘;减少温差对孵化率的影响。

  (二)变温孵化,又叫整批孵化,适用于种蛋来源充足情况下所采用的孵化方法。由于鸭蛋大,特别是大型肉鸭种蛋,脂肪含量较高。孵化13天后,代谢热上升较快,如不改变孵化机的温度,会造成孵化机内局部超温而引起胚蛋的死亡。针对不同胚龄的种蛋采取不同的孵化温度,有利于胚胎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减少早期和后期胚胎的死亡。孵化的第1天温度为39~39.5℃,第2天为38.5~39℃,第3天为38~38.5℃,第4~20天37.8℃,第21~25天37.5~37.6℃,第26~28天为37.2~37.3℃。第21天以后多数转入出雏机孵化。采用变温孵化时,应尽量减少机内的温差,另外温度的调整应做到快速而准确,特别是孵化的头三天。

  三、鸭蛋孵化湿度

  在鸭蛋孵化过程中,蛋内水分不断向外蒸发,为使水的蒸发保持一定的速度,胚胎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水分蒸发过快过慢都会影响胚胎发育,降低孵化率和雏鸭质量。立体孵化器具有风扇装置,空气流动速度快,加上蛋南脂肪含量高,含水量低,代谢热高,蛋内水分容易蒸发。湿度过低蛋内水分蒸发较快,胚胎易与壳膜粘连,影响正常出壳。湿度变化总的原则是两头高,中间低。孵化初期,胚胎产生羊水和尿囊液,相对湿度控制在70%为宜。孵化后期,为使有适当的水分与空气中的二**碳作用产生碳酸,使蛋壳中的碳酸钙转变为碳酸氢钙而变桅,有利于胚胎破壳而出,并可防止鸭绒毛粘壳,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为宜。在鸭蛋孵化后期如果湿度不够,可直接在蛋壳表面喷洒温水,以增加湿度

  鸭蛋的孵化注意事项

  温度恒温孵化:注意新、老蛋要交错放置。通常机内温度控制在37.5℃,但应注意孵化机内前后、上下、左右的温差应控制在0.1℃-0.2℃。否则孵化率会降低。此孵化法为不同批次同时进行、流水作业的方式。如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不能保证时不宜采用。变温孵化:当种蛋来源不足时采用此种孵化法。因为鸭蛋大,脂肪含量高,孵化13天后,代谢热产生较大,如不调整孵化机内的温度,会造成孵化机内局部超温而引起胚蛋死亡。建议温度:天38.3℃,第二天38.2℃,第三天38℃-38.1℃,4-13天37.8℃-37.9℃,14-25天37.4℃-37.6℃,26-28天37.2-37.3℃。采用变温孵化时,应尽量减少孵化机内的温差,另外温度的调节应做到快速而准确,特别是孵化的前3天。

  湿度湿度可控制在40%-70%,适宜范围为50%-70%.出雏时以65%-75%为宜,以利于雏鸭啄壳、出壳,防止雏鸭的绒毛黏在蛋壳上。

  淋蛋(即喷雾洒水)具有晾蛋和增湿双重作用。具体操作方法:从孵化的第十四天开始,用25℃-30℃的温水每天对胚蛋喷洒1次,孵至第二十五天,喷洒次数可增至每天2次。喷水不仅可以散热降温,还可将蛋壳上的胶质薄膜洗去,提高蛋壳和壳膜的通透性,促进蛋壳、壳膜的收缩和扩张,从而改善其气体交换和水分代谢,提高孵化质量。

  空气孵化室氧气含量不能低于20%,二**碳含量应控制在0.3%-0.6%,不得超过2%.

  翻蛋前期多翻(每昼夜8-12次),后期少翻(每昼夜6-8次),孵化至3天可停止翻蛋。翻蛋时转动的角度为110-120度。

  以上是有关鸭蛋孵化的养殖技术,鸭蛋的孵化不光与外界的条件有关,还与鸭蛋的自身因素有关,这些因素都是鸭蛋孵化必不可少的条件。以上介绍的鸭蛋孵化技术,希望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