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在25~35日龄的雏鸡中,能够导致雏鸡死亡等后果。因此,养殖户们需要加强肉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治疗工作。
肉鸡大肠杆菌病症状
病鸡精神不振,离群呆立,精神沉郁、闭眼、低头缩颈、羽毛松乱且翅下垂、不愿活动,饮水、采食明显减少,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部分病鸡眼流泪,肿眼,排黄白色稀粪。病鸡常呆立一侧,主要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噜、甩鼻、咳嗽,鸡冠发紫,两翅下垂,羽毛松乱,排黄绿色粪便,后期易继发腹水症,个别病鸡眼部红肿、流泪一侧眼肿胀。幼雏多在1-5日龄发病,表现发蔫、衰弱、脐带周围发红,腹部增大,下痢。
肉鸡大肠杆菌病发病特点
1.发病率高。今年肉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异常频繁,大大小小的养殖场[大型畜牧养殖场下设三大分场和三大科研室。]几乎都暴发过。
2.死亡率高。有的养殖场15日龄前大肠杆菌病的病死率就高达10-20%。
3.治疗难。很多养殖户反映,各种各样的治疗大肠杆菌病的药物都用了,效果就是不理想。
4.复发率高。在整个饲养周期中大肠杆菌病通常发生2-3次,有的养殖户仅对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用药就高达4次,养殖成本不断增加。
5.多与**病混合感染。据我们临床调查,肉鸡大肠杆菌病很少是单一发生,多与鸡新城疫、肾传支、传染性法氏囊[法氏囊是鸟类特有的结构,位于泄殖腔后上方,囊壁充满淋巴组织。]病等**病混合感染,给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
肉鸡大肠杆菌病预防措施
1.首先要选择质量好、健康的鸡苗,这是保证后期大肠杆菌病少发的一个基础。有的养殖户为了鸡苗价格的差异而选择便宜的,岂不知是丢了西瓜拣芝麻,少花了鸡苗钱却多用了药费。
2.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所以良好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该病少发的关键。例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圈舍粪便处理等都与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息息相关。
3.适当的药物预防。适当的药物预防也是防止大肠杆菌病发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措施。药物的选择可根据鸡只的不同日龄多听从兽医专家的建议进行选择,切不可滥用。因为预防性用药和治疗性用药有所区别,尽可能的避免耐药性的发生。
肉鸡大肠杆菌病治疗措施
1.首先要弄清该鸡群发生的大肠杆菌病是原发病还是继发病,是单一感染还是和其它疾病混合感染,这是成功治疗本病的关键。
2.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高敏的大肠杆菌防治药物作为药物。
3.增加维生素的添加剂量,提高机体抵抗力。
4.改善圈舍条件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以上内容就是对肉鸡大肠杆菌病症状以及肉鸡大肠杆菌病防治的综合介绍,养殖户不能只靠用药对其防治,还需要加强肉鸡饲养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