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怎样育肥[育肥,指使禽畜(一般为肉用禽畜)变得肥胖或丰满的养殖过程。]?鹅育肥技术有哪些?很多鹅养殖户非常关心这些问题。为了使养殖户们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小编总结了一些相关建议,养殖户们可以看一下。
鹅怎样育肥:
1、放牧[放牧,家畜饲养方式之一。]肥育[肥育,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féi yù,释义为在宰杀之前的一段时期使猪、鸡等家畜、家禽很快地长肥。]法
放牧肥育法是经济的一种育肥方法,在农村采用较为广泛。主要利用收割后茬地残留的麦粒和残稻株落谷进行肥育。放牧肥育必须掌握当地农作物的收获季节,预先育雏,制订好放牧育肥的计划。比如从早熟的大麦到小麦茬田,随着各区收割的早晚一路放牧过去,到小麦茬田放牧结束时,鹅群也已育肥,即可尽快出售。因茬地放牧一结束,就必须用大量精料才能保持肥度,否则鹅群就会掉膘。稻田放牧也如此进行。
2、舍饲肥育法
舍饲肥育法比较适合于食品收购部门、户和贩销者进行短期肥育。在光线暗淡的肥育舍内进行,限制鹅的运动,喂给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的谷实或块根饲料,每天喂3~4次,使体内脂肪迅速沉积,同时供给充足的饮水,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经过半个月左右即可宰杀。
3、填饲肥育法
填鹅方法和填鸭差不多,此法能缩短肥育期,肥育效果好,但比较麻烦。填饲肥育法又分手工填肥法和机器填肥法。手工填肥法,狮头鹅的肥育用得较多,将粉料(好是玉米粉)拌湿制成条状食团,然后稍蒸一下,使之产生一定的硬度,用强制的方法将食团塞入鹅的食道,每天填3~4次,填后放在安静的舍内休息,约经10天填饲,体内脂肪增多,肉嫩味美。机器填肥法不用玉米粉,而是用浸泡膨胀后的玉米粒,先将玉米在水中浸涨(水中溶入玉米量的1%~1.5%的食盐),填前将其煮熟,趁热捞出,拌入油脂和添加剂后即可填喂。
鹅育肥技术
1、防暑降温
降温防暑是确保肉鹅[《肉鹅》是2007年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尹兆正。]70天出栏的关键。肉鹅的鹅舍温度不得超过26℃,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6-7只为宜。为此,可采取下列降温措施:
1.1 保持鹅舍通风透气。在圈舍[圈舍,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 juànshè,释义为养牲畜、兽类的棚、舍。]内安装风扇,强行排出舍内的暑热浊气,加强空气流通。
1.2 在圈舍离鹅体2米左右的高处,用1.5-2.5厘米厚的白色泡沫塑料板做一层天花板,由于塑料板的隔热作用,可使圈舍温度下降2℃-4℃。在圈舍的屋面上覆盖一层15-20厘米厚的稻草、麦 秸或草苫,并洒上凉水,保持湿润,可防止热量被吸入圈内。在圈舍的向阳面、门窗口和活动场地上搭凉棚遮荫。在圈舍周围种植葡萄、丝瓜、南瓜等藤蔓攀援植物,减少辐射热和反射热。
1.3 天气过于炎热时,可向鹅舍周围地面喷洒冷水,也可向鹅身上轻轻喷射细雾状凉水。
2、精养雏鹅
精养雏鹅是确保肉鹅70天出栏的基础。出壳1天后的雏鹅,要用切细的鲜嫩菜叶放手中诱食,多数雏鹅争食时即可开食。开食后,先**其饮水,再将菜叶分次均匀撒到塑料布上,任其采食,以 后每隔2小时左右喂一次。经1-2天能吃到七成饱左右后,再适量撒喂用水浸过的米饭或碎米。从第3天后,改用料槽喂料,日喂4-5次,后一次安排在晚上10时左右。对6-10日龄的雏鹅,日喂6-8次,其 中晚上喂2次。日粮中米饭占20%-30%、青料占70%-80%。到11-20日龄,可将食料逐渐改为碎米,日喂6次,其中晚上喂2次,并在白天适当进行放牧。21-30日龄,可适当增喂煮裂口的谷物、麦粒,并 逐渐改喂浸泡过的,接近30日龄时可喂干的,并延长放牧时间。注意每次喂料量均以吃9成饱为宜。同时,尽量让雏鹅多饮水,以促进肉鹅的快速生长。
3、圈牧结合
圈牧结合是确保肉鹅70天出栏的保证。肉鹅30日龄后至主翼羽长出前,是生长骨骼、肌肉和羽毛的阶段,在饲养管理上要采取圈牧结合的方法。利用夏季早晚气温较低的时间,选择草质好、数 量足的地方进行放牧。其余时间进行圈养,适当补饲糠麸、稻谷、玉米等精料,尤其是在肉鹅背部、腹部的绒毛开始脱落换新羽时,更要注意补饲优质精料如小麦、玉米等,以免引起换羽不一,影响雏鹅生长发育。一 般每天补饲2-3次,每次以吃到8-9成饱为宜。
4、适时育肥
适时催肥是确保肉鹅70天出栏的关键。当肉鹅的主翼羽长出后,即可开始催肥。整个催肥期都要圈养,饲料要多样化,以富含碳水化合物且易于消化的玉米、稻谷、麦子、糠麸等为主,适 当搭配蛋白质饲料和粗饲料。其参考配方为(%):玉米40%;稻谷15%、麦麸19%、米糠10%、菜叶11%、鱼粉3.7%、骨粉1%、食盐0.3%。饲料要粉碎,加水拌成干湿状饲喂,日喂4-5次,其 中晚上喂1次,喂量不限,让鹅吃饱,并供足饮水。每天要清扫圈舍,料槽、水槽要清洗,并隔天让鹅下水半小时左右,以清洁鹅体。一般经15-20天的催肥,手摸其胸肌丰满、背部脂肪增厚时即可上市出售。
5、防疫灭病
防疫灭病是确保肉鹅70天出栏的保障。肉鹅在夏季极易发病,因此要采取严格有效的防疫措施,确保雏鹅饲养安全。刚出壳的雏鹅,及时用抗血清接种,每只肌注0.2毫升,能有效地预防鹅瘟。养到30日龄左右时,每只肌注禽霍乱菌苗1.5毫升。饲养用具每隔3-05天用5%鲜石灰水消毒一次。鹅舍和活动场地每隔7-10天用1%的漂**、2%的草碱水交叉消毒一次。鹅舍门口设消毒池,放入火碱水,并 定期进行更换。同时,还要注意及时防治以下8种疾病:
5.1 小鹅瘟。此病主要以防为主,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用两次小鹅瘟**,超前预防。一旦染发小鹅瘟,可喂藿香正气水治疗,每日2次,每次1毫升。
5.2 寄生虫病。雏鹅1月龄时进行第1次驱虫,在晚上每千克体重投喂硫双二氯酚150-200毫克,对绦虫、吸虫及线虫有。
5.3 鹅白痢。此病主要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用辣椒粉、生姜适量,放入锅内炒几分钟,然后拌入米糠再炒,米糠炒熟放凉后喂给,连喂2天即可。
5.4 鹅流感。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因气温突变而致。病鹅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挤成一堆,流鼻涕、摇头晃脑、病程3-5天,治疗不当则死亡。治疗方法是病鹅肌注青霉素、口服磺胺嘧啶片,同时要注意保暖。
5.5 副伤寒。7-10日龄的雏鹅易感染,表现为不吃食、口干喘气、颤抖、拉稀、头往后仰、痉挛抽搐、后倒地死亡。治疗此病可选用磺胺嘧啶按0.5%的比例拌入粉料中连续喂3-8天,即可。
5.6 中毒症。喂鹅的青饲料中常残留农药,往往引起中毒现象,如果不立即抢救,常造成死亡。鹅中毒后可用手把鹅嘴挫掰开,及时灌入干尿素10-15粒,然后喂水,并且放牧河里,让其自由饮水。一 般2小时后,中毒的鹅便慢慢恢复正常。
5.7 球虫病。该病主要危害3周龄至3月龄的鹅,预防应集中在20-90日龄,可在每千克雏鹅饲料中添加氯苯胍50毫克进行预防,治疗剂量为每千克饲料中加入氯苯胍100毫克,连用10天。
5.8 禽霍乱。此病系由禽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急性型病症表现为鹅闭目呆立、精神萎靡、没有食欲,体温高达41℃-43℃,发病2-3天死亡。因此,要经常注意观察鹅群,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鹅发病后可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合剂肌注3-4天,每天2次,并在饲料中加入0.02%的复方新诺明,即可有效控制该病。
养殖户在对鹅怎样育肥,鹅育肥技术有了的认识之后,还需要加强对养殖场环境卫生的管理,做好疾病预防治疗工作。只有认真做好养殖中的各项工作,养殖户们才能够获得很好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