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春季节,是商品肉鸡发病高发期,特别是呼吸道[呼吸道,respiratorytract,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病,近一段时间较为猖獗,发病迅速,治疗困难,死亡较高,混感性强,大多数同行认为流感是罪魁祸首。针对当前病情应如何减轻或杜绝本病的发生呢?笔者认为加强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户的饲养管理,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合理用药是关键所在。要从整体防控,养殖的每个环节都应严格抓起。具体做法应从这几方面做起:
针对当前商品肉鸡的疾病应如何加强防范
一、建好房舍,周边环境[含义广泛,在住宅建筑规范中,周边环境包括住宅建筑周围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桥梁,各种市政设施以及其他公共设施。]优良
肉鸡养殖好比种庄稼,没有一块肥沃的土地是长不出好的庄稼的,所以鸡舍[鸡舍是指鸡栖息的地方,按饲养对象分,有核心鸡舍、种鸡舍、育雏鸡舍、育成鸡舍、蛋鸡舍、肉鸡舍、环境安全型畜禽舍鸡舍等。]标准化程度的高低,是养殖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也是基础。我们大多数鸡舍都是比较简陋,缺乏机械化设备。一些鸡舍夏季炎热时无法降温,雨季时舍内漏雨,湿度增大;冬季寒冷时通风保温性能较差。有的鸡舍缺乏消毒设备。
鸡舍的周边环境决定着养殖过程中疾病传播与发展。山清水秀,山高沟多,远离村庄,远离养殖密集区,在这样的环境的下的鸡舍养鸡,会形成天然的防病屏障,大大减少疾病的传播;有的鸡舍建在村落和庭院中,养殖中发病频繁是必然的。
二、搞好环境,防止病从口入
我指的环境有两方面:一是鸡舍内的环境,另方面指舍外周边环境。搞好环境卫生指一方面是控舍消毒,大多数养殖户重视舍内的清扫与消毒,做的非常到位,却忽略了鸡舍周围的环境,夏季杂草丛生,冬季鸡毛乱飞,有的门口,上批出鸡的鸡毛与粪便还在;另一方面就是养殖过程中的鸡舍内的环境控制,温度、湿度、通风、密度、光照是养殖环境控制的五大要素,也是养殖成败的根本。要了解掌握区分鸡舍温度、鸡体感温度是非常重要的,育雏时适应鸡生长的体感温度应是38.5摄氏度[摄氏度是摄氏温标(C)的温度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温标。],鸡的体感温度是由舍内温度、湿度和风速决定的。在温度相等的条件下,风速为零,湿度每增加10%,鸡的体感温度增加1摄氏度;风速在2米/秒的条件下,鸡的体感温度降低6——7摄氏度。
养殖中要注重鸡吃的、喝的应符合卫生标准,不应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应饮大肠杆菌超标的水,饮水器每天要清洗消毒。
三、保护粘膜[粘膜是指脊椎动物体内的消化、呼吸、排泄、生殖等各**内壁由黏液保持其表面湿润的表层。],免受病原侵害
自然界中的致病菌多种多样,随时侵袭着鸡群。阻隔侵袭机体的道防线就是粘膜系统。禽类主要有两大粘膜系统即消化道粘膜系统和呼吸道粘膜系统。保护好肠道粘膜主要是控制好肠道菌群失调,应做到1、控制好鸡舍内的环境,特别是夏季湿度的增高。2、延长过渡料的时间,要用5—7天的时间。3、严谨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4、加强饲养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应激[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避免暴饮暴食。5、减少药物对肠道的**,适当饲喂增加肠道有益菌的微生态制剂。鸡的气管和支气管的粘膜是比较脆弱的,绒毛再生能力较差,一旦被病菌破坏很难恢复。这也是鸡易得呼吸道病而且治疗困难的原因。如何保护好呼吸道粘膜?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鸡舍环境,加强通风减少氨气味的**。2、控制好舍内的温差,减少冷风的**。3、适当定期给鸡群补充VA,保护上皮细胞。4、加强局部免疫[免疫指生物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mianyi],提高粘膜抗体。
四、减少应激,提高抵抗能力
动物在高温高寒气候、运输、免疫、长期通风**、换料、转群、快速生长紧迫、惊群或疾病等情况下,会产生一系列的非特异性反应,通常称为应激,能耐过一定强度的应激是动物的本能,但超过限度会导致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导致脱水衰竭,生长发育受阻,生长性能下降,免疫机能低下等很容易激发感染病,终可导致死亡。
鸡饲养过程中有些应激是不可避免的,如免疫、换料、运输、转群等;有些应激是可以避免的,如惊群、长期通风**等。那么,如何减少或避免应激给鸡生长带来的影响,应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密度过大通风**;2、降温时不可太突然,每天应降0.5℃;3、**接种时,避免人为动作太大、过猛、接种部位不对;4、发病鸡群不宜转群,不能免疫;5、转群时,防止温差过大,新舍提前预温。好在太阳西下或夜间转群或免疫;6、发生**病时应添加抗菌素,防止细菌并发;7、采食量低的鸡群应添加**素、速补等营养物质;8、免疫、转群前后1——2天添加**;9、发病后注意保温;10、有计划性预防性投药;
五、合理预防,减少疾病发生
肉鸡生长增重快,各**发育不成熟,决定疾病发生率的提高。这就要求在加强饲养管理的条件下,定期用药物预防。由于商品肉鸡是群体养殖,饲养周期短,为了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预防疾病的发生,大于疾病的治疗。具体做法如下:1、根据季节的不同,疾病流行特点,合理调整预防用药程序和免疫程序,雏鸡注射接种H9+ND二联苗很有必要。2、提高鸡的抗病能力,一方面前期用中药(如黄芪多糖、玉屏散),另方面改变传统的饲养模式,特别是雏鸡开食、开口水的问题,提倡在接雏前2小时就把水料上齐,这样有利于鸡的增重和免疫**的发育,提高抗病能力。
总之养殖商品肉鸡是一个综合管理与防治的过程,每个环节都应加强。缺少一个环节养殖就不能成功。如同种庄稼,土地、种子、浇水、施肥,每个环节都不能缺少,否则就不能有较好的收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