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养鸡朝规模方向发展,虽然效益是提高了,但是人们还是喜欢自然养出来的鸡,所以果园[果园(guǒ yuán),是指种植果树的园地。]养鸡很受大家的青睐。
;饲养在果园里的鸡,白天在野外,接触新鲜空气、充足的阳光,有广阔的野外觅食和活动,相对来说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消耗少些,体重增长慢些,但肌肉比较结实,该鸡肉质鲜美嫩滑,且有一定的弹性,深受市民欢迎,卖价比舍饲鸡高,经济效益可观。在具有一定面积的果园地,都可开发果园地养鸡项目,一方面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利用鸡消除杂草,鸡粪增加果树有机肥料,生产的果子质量也好,起到果园生态平衡,一举数得。
;一、品种选择
;要养好果园地鸡,品种选择很重要。肉鸡品种很多,体型有大有小,生长有快有慢,抗逆性有好有差。根据目前市民三口之家的家庭比较多,要进行野外饲养,应选择地方良种鸡,这些地方品种各具有一定的优良特性或特征外,特别是具有很好适应当地环境条件、耐粗饲和抗病力强等特点。现推荐几个品种供参考:青脚麻鸡,羽毛花色,成年体重1-2公斤;石歧鸡,黄毛,体型小,成年体重1-2公斤;河田鸡、羽色淡黄,黄嘴、黄脚,母鸡1.5-2公斤;泰和鸡。别名称乌骨鸡,全身白羽,体态轻巧,外貌奇特,就巢性极强,善育雏[晚成雏完全靠母鸟衔食饲养的现象叫育雏。],供观赏外,药用价值高,能治风湿病和妇科病等。公鸡体重1.25-1.50公斤,母鸡1-1.25公斤;惠阳鸡,外貌特征是毛黄、嘴黄和脚黄,鸡味甲天下,在市场上享有盛誉。生长较慢,在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情况下,4月龄体重达1-1.5公斤。
;二、饲料
;1、鸡的消化系统及其特点
;鸡的消化系统包括喙、口腔、舌、咽、食道、咦囊、腺胃、肌胃、小肠、盲肠、大肠、泄殖腔[泄殖腔(cloara)早期胚胎腹面结构。]等部位。鸡喙能撕裂较大食物和喙食谷粒。鸡都是“无牙”嘴,采食[采食,读音cǎi shí ,汉语词汇。]的方式都是“囫囵吞枣”,味觉不敏感,唾液腺欠发达,鸡的嗉囊是贮存、润滑和软化饲料的临时“仓库”。胃分腺胃和肌胃;腺胃分泌消化液,与食物拌和后即送入肌胃。肌胃内存有砂石,研磨食物,帮助消化,从而弥补了无牙的**。消化吸收作用主要在肠内进行。盲肠与纤维素的消化吸收有关。大肠较短,粪便不能久留。盲肠、大肠和泄殖腔都有吸收水分的功能,而泄殖腔是消化、泌尿、生殖孔共同开口体外的管腔。
;2、配合鸡饲料的原则
;(1)必须根据鸡的营养需要和消化特点进行科学配料。
;(2)利用本地饲料和农、村、牧副、涣、工业的副产品。
;(3)饲料种类力求多样化,应补充饲料添加剂[添加剂包括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机油添加剂等多种化工类添加剂。];。
;(4)饲料要新鲜、品质良好、形状、颗粒大小适当。
;(5)保证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
;(6)雏鸡[雏鸡:刚孵出的鸡。]饲料的粗纤维含量不宜超过5%。
;(7)饲料种类和配合比例相对稳定。
;(8)微量元素等饲料添加剂要预先和辅料混合,不少于5公斤量。搅拌均匀。
;3、配合饲料
;在育雏阶段,应使用全价料,粗蛋白质20-21%,代谢能12.00兆焦/公斤。常用饲料用量范围:玉米、大米、小麦、碎米在30-60%,稻谷粉、大麦、麸皮10-15%,米糠8%以下,豆饼、花饼20-30%,棉仁饼、菜籽饼、鱼粉、肉骨粉、蚕蛹粉10%以下,微量元素和添加剂1-3%。一般自配料可采用粉料。雏鸡料配方实例:玉米60%,稻谷粉2.3%,麸皮3.8%,豆粕27.4%,进口鱼粉3%,磷酸轻钙1.25,贝壳粉1%,食盐0.25%,预混剂1%。该配方代能量12.15兆焦/公斤,粗蛋白蛋20%,总磷0.6%,钙1%,粗纤维3.3%。40日龄后散放在果园里饲料可采用小麦、碎米、玉米、稻谷等粗粮。
;三、幼雏的养育
;雏鸡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差,必须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在接雏前一天,应将育雏的鸡舍、用具、保温设备等器具消毒好,保温设备调试好。育雏密度一般每平方米30-50只。
;2、掌握适当的温度
;育雏期间育雏室或育雏器内的温度应保持平稳均匀。一般刚出壳的小雏鸡宜高,大雏鸡宜低,小群稍高,群大稍低,夜间稍高,昼间稍低。大致0-1周在30-;32℃,1-2周28-30℃,3-4周23-28℃。一般一周后每3天降低1℃,直到降到18-23℃为止。温度适宜时,小鸡精神饱满,活泼好动。喂料时到处乱奔、抢着吃料,分散均匀、安稳。温度高时,小鸡抢水喝,远离热源区。温度低时,小鸡拥剂打堆,围在外面的小鸡往中间挤,易引起压死小鸡。因此,饲养员必须随时注意观察小鸡的动态。
;3、适时开食、供应充足饮水
;雏鸡进入保温伞后,即可喂饲料(称开食),同时供应清洁饮水。保持不脱水,做到饮水器数量充足,布局合理,饮水卫生,从不间断。饲料敞开饲喂,自由采食。一般根据鸡的大致采良量和食槽大小的具体情况,决定加料数量。在夜间后一次加料要适当控制,使能维持到第二天上班前吃光为止。在每次喂料时,先清理食槽,然后换上新料,以确保饲粮卫生。
;4、保持日常的湿度和通风换气
;10令前可采用水盆供湿,使室内相对湿度达60-65%,否则蛋黄吸收不好,饮水过多,易下痢,脚趾干瘪,羽毛生长也慢。10日令后要求保持相对湿度55-60%之间,在此日令内由于雏鸡体重增加,呼吸量与排粪量也随之增加,使舍内易潮湿,因此要注意通风,并勤换垫料。在育雏中,湿度与通风有时是相对矛盾的,特别在冬季,更为突出,原则上要求在不影响温度的条件下尽量在背风向打开窗门,使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卫生,如若与保温有严重矛盾时,则以保温为主,仍需适当注意通风。
;5、根据耗料、判别健康
;由于采用敞开饲喂,自由采食给鸡群观察健康带来一定困难。这时介绍一个简单易行方法:根据采食量结合外观预测鸡群是否健康。其采食量的递增规律是1日令时每天每羽为6.0克以上,以后每天每羽的饲粮增量为2.5-3.0克,直增至每天每羽采食量达100克以上,才稳定在这一水平上,这结合鸡只是否活泼,粪便是否正常,依据以上三点,就可鉴定鸡群是否健康。
;6、按常规免疫程序注射**
;1日令马立克**,7—14日鸡瘟、鸡痘、传支**,21日令法氏囊**,30—35日令鸡瘟、传支**。
;四、童仔鸡的饲养管理
;童鸡处在生长和发育的阶段,它的特点是食量愈来愈大,活动能力和应性愈来愈强,生长愈来愈快。这时在不需要保温,也不需要象雏鸡那样的照料。需要意的是根据不同季节和外界气候条件良好的前提下可从25-30开始逐步放养,一般40日令后可正常放养。通常养童仔鸡果园里放养后,可以用较粗的饲料,蛋白质水平不需要很高,每天早晨放出去时喂些小麦、碎玉米、碎米、副产品等粗饲料,晚上进棚时也喂些粗粮。;

在果林喂鸡要遵守原则

;饲养果园地鸡“注意事项”:一是群体不能过大,好300羽内;二是密度适宜,每亩果园饲养30-50羽,每平方米鸡舍10羽。三是品种选择确当,耐粗抗病力强,体型小;四是均衡投苗,有利上市;五是开始放养,利用喂料进行**,养成晚上进棚习惯;六是放养注意天气预报,如果是恶劣气候,避免放养;七是全进全出。;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