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气温低,鸡舍内湿度大,对鸡群的生长和生产性能极为不利。极易造成一些疾病的发生如白痢、胃肠炎、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法氏囊[法氏囊是鸟类特有的结构,位于泄殖腔后上方,囊壁充满淋巴组织。]病、鸡新城疫[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球虫病等。因此,养鸡场必须避免鸡舍潮湿的状况出现。
鸡舍潮湿的危害
鸡对湿度变化敏感,在夏秋高温多雨季节,鸡舍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为宜;湿度过大,会加重高温对鸡的影响,使呼吸降温受阻,不利于[不利于,读音bu lì yú,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对某人、某事或社会没有益处。]鸡体散热,造成鸡体蓄热过多而使体温上升,采食减少,生长缓慢,甚至中暑死亡。
鸡舍潮湿预防措施[GB/T 19000—2008/ISO 9000:2005预防措施 preventive action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1:一个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一、应合理选择建舍场址要选择地势高、干燥、利于排水防涝、环境安静、利于通风的地方建鸡舍;建舍宜坐北朝南,有利于保温防潮。
二、应加强适宜的通风换气冬春气温低,应控制通风量,一般气温低于15摄氏度[摄氏度是摄氏温标(C)的温度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温标。],鸡体周围风速不应超过每秒0.1至0.2米,并注意防贼风;应在适宜通风量的前提下,加强通风换气,正确处理好通风换气与保温两者之间的矛盾。
三、应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密度过大,鸡群拥挤不堪,不利于防潮,地面平养鸡群尤其应注意饲养密度适宜。
四、杜绝饮水器具漏水、清除鸡舍地面积水发现饮水器具漏水,应根据情况作密封处理或更换;及时清除擦干鸡舍地面漏水或洒水,消除形成水气的不利因素。
五、勤换垫草、清理局部变潮垫草,地面平养鸡垫草脏垫草要及时更换,局部垫草潮及时清理,应及时换上干燥垫草。
六、定期清粪扫除地面垃圾污物可减少鸡舍潮湿因素。
七、改善鸡舍内环境小气候[小气候是指由于下垫面结构和性质不同,造成热量和水分收支差异,从而在小范围内形成一种与大气候不同特点的气候,统称小气候。]冬春鸡舍内环境小气候以保温为主,要求舍温不低于12摄氏度,以防气温低而湿度过大,有条件的好安装取暖设备。
八、积极预防和治疗引起鸡舍地面潮湿的细菌性肠炎(白痢、胃肠疾患)及**性传染病(传染性法氏囊炎、鸡新城疫、鸡传支、鸡球虫等)。
以上是小编对鸡舍潮湿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的总结,养殖户们可以参考一下。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们要做好养鸡场的环境卫生管理,防止各种疾病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