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组织[组织,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滴虫[滴虫是一种极微小有鞭毛的原虫生物,用肉眼无法看到,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病是鸡的一种急性原虫病,主要特征是盲肠出血肿大,肝脏有扣状坏死溃疡灶。鸡组织滴虫病由于症状的不典型性经常被养殖户忽视,给养殖场[大型畜牧养殖场下设三大分场和三大科研室。]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那么,养殖户该怎样做好鸡组织滴虫病的防治工作呢?
鸡组织滴虫病病原学
1.病原为火鸡组织滴虫,为多样性虫体,大小不一。
2.火鸡组织滴虫的生活史与异刺线虫和存在于鸡场土壤中的几种蚯蚓密切相关联。鸡盲肠内同时寄生着组织滴虫和异刺线虫,组织滴虫可钻人异刺线虫体内,在其卵巢中繁殖,异刺线虫卵可随鸡粪排到外界,成为重要的感染源,土壤中的蚯蚓吞食异刺线虫卵后,组织滴虫可随虫卵进入蚯蚓体内。当鸡吃到这种蚯蚓后,便可感染组织滴虫病。
鸡组织滴虫病症状及病变
潜伏期15-21天,短5天。病鸡精神萎靡、身体蜷缩,羽毛蓬乱,两翅下垂,下痢,粪便恶臭呈淡绿或淡**,严重时血便。末期鸡冠呈暗黑色,称“黑头病”。病程通常1-3周,康复鸡仍可带虫达几周至几月。
病变主要在盲肠和肝脏,一般仅一侧盲肠病变,有时为两侧。盲肠是壁肥厚,腔内充满干酪样渗出、坏死物,形成凝固栓子堵塞整个肠腔,肠管异常膨大变粗。有时发生肠穿孔[小肠、结肠及其系膜在腹腔中分布广,容积大,相对表浅,又无骨骼保护,因此腹部穿透伤或闭合伤时都容易受累。]与粘连。肝脏病变具有特征性,出现**或黄绿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坏死病灶。坏死灶呈特殊的碟形,中心凹陷,边缘稍隆起。有的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坏死灶大小不一。散在或互相融合成大片。
鸡组织滴虫病防治措施
预防由于鸡组织滴虫的主要传播方式是以盲肠体内的异刺线虫虫卵为媒介,所以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排除蠕虫卵,减少虫卵的数量,以降低这种病的传播感染。因此,在进鸡和火鸡以前,必须清除禽舍杂物并用水冲洗干净,然后严格消毒。火鸡饲养场内,禁止同时养鸡,以防止寄生在鸡体内的大量组织滴虫感染火鸡。严格做好禽群的卫生管理,饲养用具不得乱用,饲养人员不能串舍,免得互相传播疾病。及时检修供水器,定时移动饲料槽和饮水器的位置,以减少局部地区湿度过大和粪便堆积。用驱虫净定期驱除异刺线虫,用药量每公斤体重40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50毫克。
治疗由于组织滴虫以盲肠内的异刺线虫为媒介,驱虫是根本的解决方法。建议:0.3%~0.4%的甲硝唑饮水,连用3天~5天,效果较佳。除此之外,还可以选用以下方法治疗:
卡巴砷:混料饲喂,预防量为150毫克/公斤~200毫克/公斤;治疗量为400毫克/公斤~800毫克/公斤。
4-硝基苯砷酸:混料饲喂,预防量为187.5毫克/公斤,治疗量为400毫克/公斤~800毫克/公斤。
氯苯砷:每公斤体重1毫克~1.5毫克,用灭菌蒸馏水配成1%的溶液静脉注射,必要时3日后重复1次。
呋喃唑酮[呋喃唑酮( Furazolidone ,曾用名称:痢特灵)是一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细菌和原虫引起的痢疾、肠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患。]:饲料中含量为400毫克/公斤,连喂7天为1个疗程。
甲硝哒唑(灭滴灵):适量,用法:配成0.05%水溶液饮水,连饮7天后,停药3天,再饮7天。
氯苯胍:用法:混饲。将3.3克氯苯胍拌入100公斤饲料中喂服,连喂1周,停药1周后再喂1周。
鸡组织滴虫病的防治是养殖户们养殖过程中必须做好的工作,对于提升养殖场收益有很大的作用。另外,养殖户们还要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并解决,使养殖场能够有更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