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温低,鸡舍为保温,通风性差,往往造成空气浑浊,氨气味重,对鸡呼吸道[呼吸道,respiratorytract,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造成****。另外蛋鸡[蛋鸡是指饲养起来专门生蛋以供应蛋只的鸡,跟肉用鸡不同,人们饲养蛋鸡的主要课题是提高鸡蛋质量和保持或提高产蛋量,而并非提高鸡肉品质。]冬季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得呼吸道疾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因此,根据蛋鸡冬季营养的生理特点,合理配制饲料对其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和增强抵抗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小编为大家介绍冬季蛋鸡的饲料应当怎样配制,冬季蛋鸡饲料的调整方案。
冬季蛋鸡的饲料应当怎样配制
一、饲料配方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是饲料配方设计基础,主要反映在营养平衡、适口性等。
2、经济性原则中营养参数的确定要结合实际。饲料原料的选用应注意因地、因时制宜,要合理安排饲料加工工艺程序和节省劳动力消耗,降低成本。
3、可操作性原则即生产上的可行性。配方在原材料选用的种类、质量稳定程度、价格及数量都应与市场情况及企业条件相适应。
4、市场性原则。产品的目标是市场,设计配方时必须明确产品的定位。
5、安全性与合法性原则。按配方设计出的产品应严格符合国家法规及条例,如营养指标、感官指标、卫生指标、包装、律法标签等,尤其是不能使用违禁药物。对动物和人体可能有害的物质,其使用或含量应严格遵照国家规定。另外,配方设计还要考虑产品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二、配制配方时应考虑的因素
1、影响产蛋量的营养因素。主要是日粮能量水平、能量比、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量元素含量和钙磷比例等。
2、影响蛋重的营养因素
(1)亚油酸[亚油酸,一种脂肪酸 。]:亚油酸参与脂肪代谢,所以通过它对蛋黄的影响可影响蛋的大小。日粮中保证大蛋重的亚油酸水平,目前公认为1.5%。
(2)能量:后备母鸡的生长对饲粮的能量浓度为敏感,提高能量进食量就能育成体重较大的新母鸡,而开产体重为决定蛋重大小的重要因素。饲粮能量水平对蛋重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饲料进食量,能量进食是影响产蛋量的关键因素,而蛋白质进食量则是决定蛋重的关键因素。
(3)蛋白质:蛋白质水平或者更地说蛋白质进食量是影响鸡蛋大小的主要营养因素,氨基酸营养是蛋白质营养的实质。
冬季蛋鸡饲料的调整方案
1、产蛋鸡营养成分的调整 能量的调整环境温度过低时,蛋鸡的维持需要、采食量和养分转化效率等都会发生变化,设计配方时应作相应的调整。成年蛋鸡的适宜温度约在l8℃~25℃,以适宜温度为标准,环境温度每降低l℃,鸡的平均自由采食量将增加1.5%,同时维持需要也增加1.5%,虽然提高的比例相同,但维持能量需要约占总能量需要的60%~70%,生产需要的能量占30%~40%。这样总的能量摄入量相对于正常温度是提高了,那我们是否就可以适当降低能量浓度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有研究表明,在寒冷环境下生产耗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增加,加之冬季玉米等能量饲料水分较平时高,更不能降低其用量,所以冬季正确的做法是保持能量不变或略有提高。
2、蛋白质及其他养分的调整 前面已经说过,在低温季节,蛋鸡的采食量有所提高,也就是说配方不变的情况下,采食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也相应地提高,在能量能够满足蛋鸡正常生长和生产的时候,这样就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尤其是饲料中的蛋白质。所以,从成本角度来说,可以相应降低其在配合料中的浓度,蛋白质一般下调0.4个~0.6个百分点为宜。也就是说原来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15.8%~16.3%,可以调整到15.4%~15.7%之间,但是为了保证蛋鸡的生产性能,其他物质如钙、磷、维生素等可以保持不变或略有提高。
3、特殊添加剂的应用
(1)维生素C蛋鸡喜温怕冷,每逢寒冷低温季节,体质及生产性能下降,耗料增加,产蛋减少,容易患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维生素C具有抗感染、解毒与抗应激等作用,能增加鸡对寒冷和疾病的抵抗力,预防传染病,提高产蛋率。每100公斤鸡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5克,可降低饲料消耗,提高产蛋率。
(2)维生素E冬季低温会导致产蛋鸡卵巢性能下降,产蛋减少。蛋鸡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可增强卵巢代谢功能,提高产蛋率。
(3)维生素D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吸收和利用,促进骨骼和蛋壳的形成。其主要来源为阳光照射,皮肤经阳光中紫外线照射后,可产生维生素D。冬季光照少,加上笼养鸡无法接受户外光照,及时补充维生素D至关重要。
(4)钙可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及蛋壳的构成。鸡体缺钙,轻者下软壳蛋,严重时会足趾抽搐,危及生命。冬季气温低、日照短,鸡对钙质的需求量相应增加,给鸡补钙极为重要。蛋鸡日需钙量为2.7克~3.4克,钙源饲料应选择:①石粉,即石灰石粉,系天然碳酸钙,一般含纯钙38%,是补充钙质廉价的矿物饲料。②贝壳粉,含碳酸钙96%,折合钙38%,快速补钙效果较好。
4、注重新鸡的营养调整控制 新鸡产蛋率的方法主要是调整日粮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新鸡产蛋前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保持在16%~16.5%,代谢能[“代谢能(metabolic energy)”是对应于生命运动的能量形式,是生物体直接用来建设自身或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形式。]保持在2700千卡~2750千卡/公斤。当入冬新鸡产蛋率达到50%以上时,应将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降到15%~15.5%,代谢能提高2800千卡~2850千卡/公斤。待来年的1月中下旬,再将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提高到15.5%~16.5%,代谢能降至2700千卡~2750千卡/公斤。这样,既可使新产蛋鸡继续发育成熟,又可增加产蛋量,更有利于来年良种鸡的繁殖和生产。
5、有效的饲喂方式 冬季寒冷,鸡需要热量多,应给鸡喂热料饮温水,起码要将饲料控制在室温进行投喂。在鸡饮水中加入适量食盐,可增进食欲和饮水量,提高产蛋率。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矿砂,以提高鸡的消化能力。也可在晚上加喂一次粒料,防止夜间饥饿,以增加蛋鸡对能量的摄入和提高御寒能力,维持较高的产蛋水平。
冬季蛋鸡的饲料应当怎样配制,冬季蛋鸡饲料的调整方案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有条件的养鸡户尽量到诚信度比较高的饲料厂家购买标准的商品蛋鸡饲料。冬季配方调整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所以根据环境条件和鸡群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饲料配方显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