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念珠菌[念珠菌是一种真菌,通常引起*道炎的是念珠菌中的白色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禽类消化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鸡、鹅和火鸡。本病近年来很少发生,但是在部分地区还依旧存在。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鸡念珠菌病临床症状,鸡念珠菌病防治措施:
鸡念珠菌病临床症状
本病多感染2月龄以内的小鸡,成鸡感染较少。其症状多为全身消瘦,发育**,生长受阻,倦怠无神,喜饮水,厌食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绒毛稀少,皮肤干燥,嗉囊[脊椎动物鸟类食管的后段暂时贮存食物的膨大部分,称为嗉囊。]积食,触膜松软,稍加压力即可见酸败的口水流出。其口腔有酸臭味。严重病例呼吸急促、下痢、脱水衰竭而死。成鸡也有感染,其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饮水多、嗉囊肿大松驰、鸡冠变暗、羽毛松乱、逐渐消瘦、精神萎靡,从而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
鸡念珠菌病剖检变化
取当日死鸡10只进行剖检,其上消化道黏膜[尽管在消化系统的每个**都有它特别的功能,它们的内壁都有几乎相同的结构。]普遍呈现特征性增生和溃疡灶。见口腔上颚及喉头、气管、食道黏膜表面有多量颗粒状黄白色干酪样假膜附着,用力撕脱后可见红色的溃疡出血面;嗉囊内有未被消化饲料,嗉囊黏膜表面有一层白色不透明的豆腐渣[梧州地方著名小吃,已有几百年历史。]样假膜性坏死物,使嗉囊黏膜增厚,皱褶增多,强行剥离时留下白色溃疡面;有的肌胃角膜层难剥离,在角膜下层有斑点溃疡;肠内容物稀薄,肠黏膜轻度出血,呈卡他性肠炎变化;心冠沟脂肪消失,心包液有大量白色尿酸盐沉淀物,其余肝、脾、肠等无肉眼可见病变。
鸡念珠菌病诊断依据
本病多发生在高温多雨的季节。其特征为软嗉囊症和酸臭气味。剖检可见口腔、食道有假膜,突出的是嗉囊黏膜增厚、皱褶加深、附有多量的豆腐渣样坏死物。
用病料[病料是从得病的动物(多为死后)身上采集的组织或**,用来进行疾病的研究工作。]直接涂片镜检,有时很难确认孢子或菌丝,因此需进行分离培养。
将病料接种于沙保氏培养基,经27°C和28°C培养24-28小时,可形成白色奶油状高度隆凸的菌落,菌落具有酿酒味,涂片镜检可见卵圆形出芽的酵母细胞,老龄培养物可出现隔膜的菌丝和球形带厚膜的肿胀细胞。
在实验动物中,家兔对本病易感,病料经皮下注射0.5毫升,可在肾、心脏形成局部肿胀,有时可能发生全身性反应。
鸡念珠菌病防治措施
一、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禽舍的卫生条件,不用霉变饲料与垫料,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通风,防止拥挤和潮湿。
二、隔离病鸡,鸡舍用2%福尔马林或1%氢**钠溶液喷洒消毒,每天1次。
三、病鸡按每千克饲料添加220 mg制霉菌素[制霉菌素是一种多烯型抗生素,1950年发现土壤微生物Streptomyces noursei能分泌一种抗霉菌的物质,从而发现了第一种抗霉菌的抗生素。]拌料喂服,连喂5天。严重呼吸困难的病鸡用小镊子剥离取出口腔假膜,0.1%结晶紫饮水。
四、其他鸡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00 mg制霉菌素拌料喂服,饮水中加入0.02%结晶紫,连喂3天。采取上述措施3天后,病情得到了控制。
在认真阅读上文内容之后,养殖户们应该对鸡念珠菌病临床症状,鸡念珠菌病防治措施等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今后更好的预防治疗该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实际预防治疗过程中,养殖户们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