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步入夏季之时,商丘宁陵县黄岗乡一些农民在空闲的时间,利用一些当地有利资源,玉米地理养土鸡,开创致富新道路。

收金蝉[金蝉[C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us],是昆虫纲同翅目蝉科昆虫的代表种,成虫又称蚱蝉、黑蝉,成熟若虫俗称爬拉猴、知了龟、知了猴、爬蚱等。],卖金蝉,赚差价。当地金蝉资源丰富,每只金蝉的收购价格为0.3元,但销往饭店却可以卖到40元一斤。许多农民瞄上了金蝉这一商机,开始在树下或农田里养殖金蟾[金蟾又称三足金蟾,中国神话传说月宫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而后人也把月宫叫蟾宫。],该乡每年仅靠销售金蟾就可以增加农民收入100万元。

玉米地里养鸡

宁陵黄岗农民玉米地里养土鸡 开创致富新道路

在黄岗乡王堂村村民[村民( cūnmín),英文名,villager,乡村的百姓,也就是居住在村一级行政区划内的公民。]王自桥家的养鸡场里,2000多只柴鸡正在春玉米地里欢快地觅食。王自桥开心地说:“玉米地养鸡可以说是一举两得。鸡在玉米地里吃杂草、虫子,既节省了饲料,又省去了给玉米除草、捉虫的人工,鸡粪还可以肥田,一亩地能节省100多元的化肥钱。”

芝麻叶、红薯叶俏销

眼下,在黄岗乡农村的田间地头,田地里的芝麻叶和红薯叶成了“抢手货”。正在田间采摘芝麻叶的张桥村留守妇女王红娟开心地说:“芝麻叶煮熟后捞出,用井水泡**,次日捞出团成团,装到篮子里到城里去卖,一团一元钱,很受城里人的喜爱。”还有的村民将芝麻叶晾晒干,经简单包装后卖给县城超市。

农家鲜玉米,运到城里卖

近几天,在张八卦村村民李在洪的玉米地里,他的妻子王春燕正和儿子一起掰玉米。王春燕喜滋滋地说:“俺今年种了4亩旱春玉米,已经卖了3000多元了。赶上好的时候,一个嫩玉米棒子[玉米棒子 又名玉米 、玉蜀黍、大蜀黍、棒子、苞米、苞谷、玉菱、玉麦、六谷、芦黍和珍珠米等,属禾本科玉米属。]能卖1元钱,煮熟的每个可以卖到1.5元,价格比按季节成熟的玉米高多了。”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