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痘又名绵羊天花,是绵羊痘**[感染人和动物后常引起局部或全身化脓性皮肤损害的**。]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呈流行性。它的特征是在全身皮肤[皮肤,包住脊椎动物的软层,是**之一,阻挡住外来侵入,亦保住水份,有保暖、阻隔、感觉之用。]、有时也在粘膜上出现典型的痘疹[痘疹大约在汉代由战争的俘虏传入中国。],病羊发热并有较高的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羊场发生绵羊痘是让养殖户十分头疼的事情。那么,绵羊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一起了解一下。
绵羊痘的治疗方法
绵羊痘流行特点:
1、本病没有季节性,全年都可发生,发病率为70%左右,死亡率50%,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经损伤的皮肤、粘膜侵入机一体。仅发生于绵羊,而且羔羊[基本信息gāo yáng ㄍㄠ ㄧㄤˊ 羔羊◎ 羔羊 gāoyáng (1) [lambkin;kid;lamb] (2) 小羊。]容易感染。羔羊死亡率达,3~4天即可蔓延至大多数羊群。
2、发病急,传染快,呈暴发性流行。羔羊和老龄羊易感染,死亡率高,妊娠母羊多流产。主要在冬末春初[《冬末春初》是连载于晋江文学城的爱情小说,作者是噜拉拉。]呈地方性一或广泛流行。
绵羊痘临床症状:
1、体温升高至41~42℃,食欲废绝,随后出现眼肿流泪,精神髙度沉郁。
2、口腔黏膜,牙龈。舌头和鼻端。眼睑。耳、*门、*房、*囊。股内侧毛短而稀处皮肤上出现红色痘疹。
3、羔羊症状为严重,丘疹呈黑色,疱液内混有血液,行走困难,卧地不起,耳垂、头颈贴地,呼吸困难,多数死亡。
4、剖检变化:除皮肤痘疹显而易见外,突出的变化是四个胃黏膜上均有散在性、圆形结节和溃疡面。
绵羊痘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严禁到疫区放牧,搞好圈内卫生;
对病羊应加强护理,注意卫生,给予软嫩而容易消化的饲料,圈舍要暖和而通风,好在天晴时放牧,让病羊能晒晒太阳,特别是在发疹期,要加强保温,铺上垫草,供给温水;
绵羊痘治疗:
对皮肤上的痘疮,涂以碘酊或紫药水[紫药水是一种消毒防腐药,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对组织无**性。]对症治疗或用国浩高科-羊痘灵200斤/支+刀豆素+头孢先锋连用1-2天。
分点注射头孢,连用两天;同时,用0.1%高锰酸钾液清洗黏膜。率高达98%。
绵羊痘主要发生在冬末春初,由于气候多变、饲养管理**等因素都可促使发病和加重病情。羊群发生本病后,如不及时控制,可造成经济损失。绵羊痘的治疗方法本文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