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讲述的关于奶牛产后瘫痪的事件案例,希望对广**牛养殖户有所帮助:
一头奶牛约3.5岁,体重400公斤以上,近日生产第二胎,在产后三天卧地不起。经养殖户介绍,此头奶牛目前带领6头小牛犊,在产前一直挤奶 ,产后当天以及发病早期依然在挤奶,并挤干。
这是为什么呢?很多用户在看到以上信息时肯定觉得哪里不对劲,但是又找不到具体的依据,小编先为大家解说下治疗此疾病的方法。首先,用 干净的气筒接上*针大气,感觉微胀即可,目的是给*腺施压,减少泌*,防止血钙的流失。之后,在使用10%的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该品为白色结晶性或颗粒性粉末,熔点201℃(分解),无臭,无味,易溶于沸水(20g/100ml),略溶于冷水(3g/100ml,20℃),不溶于乙醇或**等有机溶剂。]500ml进行静脉注射[静脉注射(Intravenousinjection)是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以及0.9%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是指生理学实验或临床上常用的渗透压与动物或人体血浆的渗透压基本相等的氯化钠溶液。]加标准剂量强心剂[能加强心脏肌肉收缩力量、减慢心脏搏动次数,从而使心脏排出的血量增加,改进血液循环的药物。]。12小时候再用药一次,连续两天奶牛即可恢复健康。
从以上事例得出的体会是:在奶牛产前一个月的时间要适量补充*酸钙[*酸钙(Calcium lactate)是补钙剂,具有促进骨骼及牙齿的钙化形成、维持神经与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提前预防本病。在奶牛产后三天,不要把奶挤空,连续一周逐渐的把挤 奶量增加,一周之后再挤空。而且注意挤奶的次数,刚开始时每天早晚两次,一周后改为每天早中晚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