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奶牛是*用品种的牛,经过高度选育繁殖的优良品种,产奶量很高。]像人类一样是有生命的动物,虽然不能像人类一样能将喜怒哀乐地表现出来,但它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和痛苦。因此,它们需要养殖者的关心和爱护。人类饲养奶牛也是为了让其服务于人类,这好比一个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问题,要使奶牛好好地为人类服务,那么饲养者也就应该好好地善待奶牛。人们在奶牛身上获取的同时,给予奶牛的福利[福利是员工的间接报酬。]也是非常重要的。动物福利是指饲养中的动物与其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

奶牛福利

  一般认为,动物福利是指保护动物康乐的外部条件,即由人所给予动物的、满足其康乐的条件。上,动物福利的观念经过发展,已经被普遍理解为让动物享有免受**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这5个自由又被广泛地归纳为动物福利保护的5个基本原则。

  为了实现奶牛福利,在奶牛的繁殖、饲养、挤奶、运输、实验、展示、陪伴、工作、防疫、治疗等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减少其痛苦,避免使其承担不必要的伤害和忧伤,使奶牛在福利环境中健康、愉悦地生活、生产,实现泌*和繁殖能力在数量和质量上优化。

什么是奶牛福利?奶牛行为又是什么?

  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等动物福利先进国家和地区已通过立法保障动物福利。国内一些规模奶牛养殖企业越来越关注奶牛福利,借鉴了一些国外成熟的福利措施,在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改善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奶牛行为

  奶牛行为可以直接表达奶牛心理上的压抑、恐慌及痛苦,如出现异常的行为意味着处于心理危机之中,所以奶牛行为是奶牛福利关注的中心内容。奶牛行为是对环境条件或体内**产生反应的方式,而奶牛对**的感知是通过视、听、嗅、味、触以及体内神经感觉而实现的。奶牛的基本行为如觅食、求偶、护犊、寻母、打斗、警告、避险、集合等都与感觉息息相关,而奶牛饲养者也可通过奶牛的行为窥见其情绪、**等心理活动以及可能做出的进一步行为反应,并制定相应的饲养措施和管理对策。

  在对高、低产奶牛的研究中发现,散养的奶牛趴窝、反刍[反刍(chú)俗称倒嚼(dǎojiào),是指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和休息时间[休息时间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自行支配的时间。]变长,高产奶**低产奶牛的躺卧时间短、采食时间长。在不同饲养环境下判断奶牛福利好坏的指标有总的躺卧时间、休息时间、产奶量和运动量。因此在设计奶牛场[奶牛场,种牛经过长期的选育,形成了产*量高,体形一致,适应性强,数量较多的奶牛群。]设备时,并不是简单组装,而应考虑到奶牛的行为,根据奶牛行为的特点来设计,使得相关设备既节约成本又能起到保障奶牛福利的作用。

  奶牛采食时将饲料初步咀嚼,并混入唾液吞进瘤胃,经浸泡、软化,待卧息时再进行反刍。健康奶牛在采食后20~30min出现反刍,一个食团平均在口腔咀嚼40~60次,一天大约持续反刍8~l0次。反刍多为俯卧,占83%,站立反刍占17%。奶牛采食后应有的时间休息,并保持环境安静。研究表明,荷斯坦奶牛的反刍咀嚼速度与其产奶量的相关性[相关性,是指两个变量的关联程度。]达极显着水平,对反刍出的食团咀嚼快的奶牛,产奶量也较高。另外,日反刍时间、反刍周期间隔时间、日采食青贮饲料时间与产奶量的相关性也达到了显着水平。反刍是奶牛健康的标志之一,反刍停止,说明奶牛患病。运动也是奶牛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奶牛场每栋牛舍都要有运动场[操场很大,这是确定无疑的。],每头牛应占有20~30㎡,奶牛一天在牛舍采食、挤奶厅挤奶约占l0个小时,其余14个小时都在运动场度过,其中50%的时间是游走活动,50%的时间是卧地休息。实践证明,适当运动对于增强奶牛抵抗力[抵抗力(Resistibility),是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护奶牛健康、克服繁殖障碍、提高产奶量均具有重要作用。放牧饲养的奶牛每天有足够的时间在草场采食和运动,一般不存在缺乏运动的问题;舍饲奶牛运动不足,容易引起肥胖、不孕、难产、肢蹄病,而且会降低抵抗力、引发感冒等疾病。

  好了以上便是“什么是奶牛福利?奶牛行为又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了。动物福利是动物行为表达的条件,动物福利及其评价方法也依赖于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动物行为表现了动物的感情和动机,显示了动物的福利状况,是检验动物福利条件的直接证据,同时,动物福利为动物行为学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