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引起的牛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对养牛业危害不算太大,但也要做好牛流行热防治措施,而牛流行热用什么药治疗[通过主观看法,对客观现象的认识,并作出明确判断。]呢?请看与以下内容,具体了解牛流行热。

牛流行热的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3~7天。以3-5岁的黄牛、高产奶牛、重胎牛和进口牛种易感性大,发病重。病发前可见恶寒战栗,但不易被发现。发病后病牛[《病牛》是宋朝诗人李纲的诗作。]首先表现食欲减退或不吃食,精神沉郁,对周围反应迟钝,弓背低头,不愿行走,此时体温升高。有的病牛体温突然升高到41~42℃以上,持续2~3天,5%病牛持续1~2天,以后体温下降,恢复正常。在体温升高的同时,反刍停止,鼻镜干热,瘤胃蠕动停止,肚胀,便秘或腹泻。呼吸紧迫,心跳加快。严重者呼吸困难,也可因窒息而导致死亡。大多数病牛于高热期鼻腔流出透明黏稠分泌物。病牛流泪,为广,结膜充血水中,口边粘有泡沫。病牛高热期的血液、肺和呼吸道的分泌物存有大量**。自然条件下,多因吸血昆虫叮咬传播本病。还可能有其他传播途径。

  病牛不爱活动,步态不稳,喜卧,四肢关节有轻度肿胀,跛行。产*量减少,有些停止泌*。妊娠牛发生流产、死胎,不流产的牛*道流出液体。发热期尿少,暗褐混浊,少数病牛无尿。大多数牛能耐过,少数病牛可因瘫痪而被淘汰,个别病牛因窒息或继发肺炎而死亡。剖检可见间质性肺气肿以及肺充血和肺水肿[肺水肿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使大量组织液在很短时间内不能被肺淋巴和肺静脉系统吸收,从肺毛细血管内外渗,积聚在肺泡、肺间质和细小支气管内,从而造成肺通气与换气功能严重障碍。]等病。

牛流行热防治措施

牛流行热防治措施,牛流行热用什么药

  一、治疗

  1、对本病尚无药,只能使用对症治疗法。

  2、可选用解热镇痛药物进行治疗,如肌内注射复方氨基比林20-40毫升,或30%安乃近20-30毫升。

  3、也可强心、利尿、解毒,常用青霉素(800万单位/次)或链霉素(400万/次)、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适量)、林格氏液(1000-3000毫升)、安钠咖(2-5克/次)、维生素B1(100-500毫克/次)、维生素C(2-4克/次)等药物,每天2次。

  4、还可针对肺水肿进行治疗,尽量减少灌药,以免引起异物性肺炎。

  5、注意调整胃肠技能,防止并发感染,对四肢关节疼痛的,可静脉注射水杨酸钠溶液。实践证明,加强护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二、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注射牛流行热**。

  2、坚持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是及时控制疫情发展的有效措施。

  3、注意做好防蝇(蚊)工作,对病牛场及时**和消毒,消灭蚊蝇等吸血昆虫,能有效控制疫情。

牛流行热用什么药

  河南安进牧安康药业清热消炎跛痛康对于该病的治疗有着不错的效果,在这里推荐给病牛使用,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

  清热消炎跛痛康

  氨基比林解热作用强而持久,为安替比林[安替比林中文别名: 安替吡啉,氨替比林, 1,5-二甲基-2-苯基-3-吡唑啉酮,非那宗,二甲基苯基吡唑酮,英文名称: Antipyrine。]的3-4倍,亦强于对乙酰氨基酚;还具有抗风湿和抗炎作用。安替比林解热作用迅速,但维持时间较短,并有一定的镇痛、消炎作用,可作为中、小动物的解热镇痛药。巴比妥的中枢抑制作用随剂量而异,具有镇静、**和抗惊厥作用,与氨基比林等药物配成复方制剂能增强镇痛效果,有利于缓解疼痛症状。

  【主要成分】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巴比妥等。

  【适应症】用于动物的解热镇痛和抗风湿,治疗肌肉痛、关节痛[关节痛是一症状名称,由关节本身或全身**变所引起。]和神经痛[神经痛是神经科常见症状之一,此种疼痛是指在没有外界**的条件下而感到的疼痛,又称为自发痛。]等。

  1、发热病症:与抗感染药配合使用可治疗牛流行热、流行**冒、恶性卡他性热、口蹄溃烂等病症。

  2、风湿关节炎疼痛:患病关节外形粗大,触诊温热、疼痛、肿胀等。

  3、跛行疼痛疾病:如链球菌病、李氏杆菌病、坏死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脑炎等所致发热、全身疼痛、跛行拐腿、站立不稳、尤其是后肢关节疼痛、肿大、拐脚(呈“犬坐式”或“观星状”)。

  4、创伤性疼痛:如扭伤、摔伤、外伤、软组织肌炎引起的肌肉痛、关节痛、神经痛、关节肿胀、跛行和手术后痛等。

  以上就是牛流行热防治措施,牛流行热用什么药的全部内容,要想预防该病要加强饲养管理,注射牛流行热**,同时采用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避免疫情的扩散。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