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蓝舌病在养羊业普遍的出现,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健康发展,蓝舌病是以昆虫为传染媒介的反刍动物的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为此,在羊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谨防蓝舌病。
蓝舌病一般自然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的潜伏期为3~8天,体温在发病后2~3天内达40.5℃~41.5℃,羊会出现厌食,精神委顿,流涎,口唇水肿到面部和耳部,口腔[口腔(oral cavity)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和鼻腔黏膜充血,发绀,呈青紫色,随后口腔、唇、颊、齿龋、舌黏膜糜烂,形成溃疡,导致吞咽困难,由于溃疡部位的损伤渗出血液,唾液呈红色,口腔发臭。鼻腔分泌物由浆液性变成浓性黏液,病羊呼吸困难和鼾声。有时蹄冠、蹄叶发生炎症,呈现不同程度的跛行,甚至膝行或卧地不起。病羊消瘦、衰弱,有的便秘或腹泻,有时腹泻带血,早期白细胞减少。病程一般为6~14天,发病率30%~40%,病死率2%~30%,患病不死的经10~15天痊愈,怀孕4~8周的母羊[如何做好母羊的分娩产羔工作做好母羊的分娩产羔工作,对于维护母羊健康,提高幼羔的成活率,促进羔羊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了活**或感染,其分娩的羔羊中约有20%发育**,如脑积水、小脑发育不足、回沟过多等,母羊流产。
为了防止羊患有蓝舌病,养殖户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蓝舌病**的多型性和在不同血清型[血清型又称血清蛋白型。]之间无交互免疫性的特点,使免疫接种产生一定的困难。如需免疫接种,应先确定当地流行的**血清型,选用[选用是汉语词语,拼音xuǎn yòng,意思是挑选或应用。]相应血清型的**,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弱毒**接种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症[病症概述**血症(viremia、virusemia)当**进入人体后,首先进入血液,引起**血症,随后可侵入全身**或中枢神经系统;亦可由**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同时对胎儿有影响,母羊流产。运用时应加以注意。
2、严禁从有本病的国家、地区引进羊只。
3、加强冷冻**的管理,严禁用带毒**进行人工授精。
4、放牧时选用高地放牧,不在野外低湿地过夜,以减少感染机会。
5、定期进行药浴、驱虫,控制和消灭本病的媒介昆虫。
6、在新发生地区可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并淘汰全部病羊。
由于目前没有有效治疗药物。所以养殖户对疑似的病羊加强护理,避免烈日、风吹、雨淋,给予易消化饲料。用消毒剂对患部进行冲洗,同时选用适当的抗菌药预防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