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牛蹄[牛蹄,中药名。]部出现红肿、溃烂等状况,多数养牛户会时间想到牛口蹄疫[口蹄疫Aftosa(属一类传染病)俗名“口疮”、“辟癀”,是由口蹄疫**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然而可造成此类状况的牛病却有很多,并不一定就是口蹄疫。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区别牛口蹄疫与其他的病症造成的牛蹄溃烂。

牛口蹄疫造成的牛蹄溃烂

  牛口蹄疫多发于春秋两季,冬季亦可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夏季一般发病较少。当牛发生口蹄疫后,并不会单独出现蹄部病变,多会伴发高热、口腔和*房部位溃疡等病症,严重者还会继发心肌炎等病症导致死亡。另外口蹄疫多为群发,一般不会出现单独发病。蹄部开始以红肿和小水泡为主,随病程发展后期则会出现溃疡和掉蹄壳。

  对于牛口蹄疫应以预防为主,春秋两季按照防疫程序注射口蹄疫多价苗,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尽可能避免发病。当牛发生口蹄疫后,应进行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对口腔溃疡可采用0.1%高锰酸钾[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为黑紫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无臭;与某些有机物或易**物接触,易发生**,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硫酸,分子式为KMnO4,分子量为158.03400。]溶液、生理盐水或食醋等进行清洗,然后涂抹冰硼散进行收敛溃疡。对蹄部溃疡可采用0.1%高锰酸钾容易浸泡清洗并撒上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粉,掉蹄壳者应采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另外还需将牛安置在干燥且柔软的垫料上休息。

牛蹄出现溃烂,一定是牛口蹄疫吗?

  在治疗方面,常用的**有口蹄疫弱毒**、口蹄疫亚单位苗和基因工程苗,牛在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免疫力可维持4~6个月。并且病牛一旦确诊为牛口蹄疫,要及时隔离病牛、及时进行治疗。

牛蹄溃烂引起的其他病因

  

一、蹄叶炎[蹄叶炎蹄真皮的弥散性、无败性炎症称为蹄叶炎(laminitis)。]

  蹄叶炎即牛蹄真皮部位发生炎症,奶牛和拴养**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较高。急性蹄叶炎,牛体温升高达40~41℃,食欲减退,蹄冠补喂红肿且叩诊有疼痛,发病牛蹄不愿触地,喜卧且卧地后四肢伸直呈侧卧姿势。慢性蹄叶炎全身症状轻微,患蹄变形,可见蹄趾边缘弯曲和趾尖翘起。

  因为平时的饲养不善,造成日粮酸度大、管理不当牛舍条件差以及运动量小等,均易引起本病发生。治疗时应先改善饲养管理消除发病原因,再进行对症治疗,可采用萘普生和青霉素肌内注射或患部周围分点注射。

  

二、腐蹄病[是影响牛场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在我国各地都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

  腐蹄病指牛蹄底部、蹄叉角质发生腐烂、分解,并引起牛蹄炎症的一种疾病。所有类型的牛均可发生本病,一般情况下成年牛发病率高于犊牛。夏季因牛舍炎热潮湿,发病率要高于寒冷干燥的冬春季节。另外后肢因负重大、长时间置于粪尿当中,发病率高于前肢。

  牛发生腐蹄病后,应及时将圈舍内粪污清理干净,并多开窗通风降低圈舍湿度,还可以在牛蹄部位撒一些草木灰吸收地面水分。患蹄可用0.1%高锰酸钾进行清洗,然后进行修蹄去掉腐烂角质,并撒上抗生素粉。

  以上就是“牛蹄出现溃烂,一定是牛口蹄疫吗?”了,牛蹄部发病虽然多数情况下不会造成伤亡,但严重影响牛正常休息、采食以及生长,希望养牛户加强重视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平时也要积极预防、加强捡疫,常发地区要定期注射口蹄疫**。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