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河池市(壮文:Seix Hozciz),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广西西北边陲、云贵高原南麓,是大西南通向沿海港口的重要通道,东连柳州,南界南宁,西接百色市,北邻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介于东经1-hechishi]是全自治区区甘蔗[甘蔗是甘蔗属(Saccharum)的总称。]种植大市,是全区**养殖大市,为了探讨充分开发利用甘蔗尾叶发展养羊产业,2012年市水产畜牧兽医局组织畜牧科技人员开展了利用微贮技术创新开发甘蔗尾叶新径,走进蔗田,走出持续循环发展之路,促进了甘蔗、畜牧两大产业的有效结合,取得了实现农牧结合,走变废为宝[看了《超级儿童益智手工系列·变废为宝》,你会发现我们平时丢弃的那些东西,原来还有那么多的用处,我们对这些东西的利用远没有达到环保的目的。]的道路,开发利用甘蔗尾叶发展圈养山羊好,前景大有作为。

变废为宝过腹还田开发利用甘蔗尾叶发展圈养山羊好


技术先进、便于推广、经济效益好。微贮技术就是以甘蔗种植产生的副产品甘蔗尾叶及农副产品为原料,利用加入的微贮菌剂在适宜的条件下,益生菌大量生长繁殖,使原料中的粗纤维素类物质在发酵过程中部分转化为糖类,糖类又被有机酸菌转化为*酸和挥发性脂肪酸,使pH值下降到4.5以下,抑制了丁酸菌、**菌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从而使质地粗硬的甘蔗尾叶或干黄秸秆和牧草变成柔软多汁、气味酸香、适口性好、利用率高、保存期延长的粗饲料[是指在饲料中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下,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等于或高于18%,并以风干物形式饲喂的饲料。]。微贮技术是一项经济、实用的粗饲料微生物处理技术,操作简单,一般养殖户都可以掌握,微贮饲料无毒无害,可做为家畜的基础日粮,减少精料的投喂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又促进草食动物生长,缩短出栏时间,为广大养殖户提高收益。与此同时,可促进甘蔗产业综合开发利用,提高蔗农增收,各地目前各地甘蔗尾叶收购的价格每吨160元,每亩甘蔗可多增收160元以上,全市按利用率达到50%计算,每年可实现多增收11200万元。
甘蔗尾量大、变废为宝、发展前景好。河池市每年都有140多万亩的甘蔗种植面积,按每亩甘蔗种植产生1吨的甘蔗尾叶,每年可产生140万吨以上的甘蔗尾叶,按每只羊平均日采食甘蔗尾叶4公斤计算,每年可用甘蔗尾叶新增饲养约50万只**以上,走进蔗田,充分合理利用全市甘蔗种植所产生的甘蔗尾叶进行微贮处理,不仅可减少甘蔗尾叶浪费和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还可解决草食动物饲料、饲料贮存问题,实现变废为宝,进而推动全市草食动物养殖模式由散养逐步向圈养、半圈养发展,实现养殖业和环境的平衡,与此同。
技术成熟、效果明显、圈养山羊长势好。2011年,市水产畜牧兽医局甘蔗尾叶微贮技术开发[技术开发是新的科研成果被应用于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生产、实验过程。]示范课题组[就是针对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由该领域的专家发起的研究组织。]成员在都安瑶族自治县种羊场进行育肥圈养山羊饲养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平均日增重92.59克,对照组[对照组(control group) 是指实验对象中一个被随机选择的子集,其中的个体没有特殊待遇。]平均日增重82.41克,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多10.18克,并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育肥羊精神状态、皮毛鲜亮、拉稀比例小。试验期间课题组还对饲喂的微贮饲料进行进行粗蛋白含量检验,检验粗蛋白含量结果为:揉搓后的鲜嫩甘蔗尾叶4.06%、微贮后的甘蔗尾叶6.67%、精饲料和微贮后的甘蔗尾叶混合料12.42%。微贮后的甘蔗尾叶粗蛋白含量比揉搓后的鲜嫩甘蔗尾叶高2.61%。试验数据、试验结果,为在河池市开辟草食动物养殖新道路,全面推广甘蔗尾叶微贮技术打下夯实基础。我局在完成查新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饲养对比试验的基础上,河池市甘蔗尾叶微贮技术开发示范项目列入2013年河池市本级技术研究与开发财政补贴项目,甘蔗尾叶微贮技术逐步走上正轨。该项目开发利用技术创新点突出,开展养羊试验示范属全区首创。2013年,我们将对11个县(市、区)规模养殖场进行调研筛选,将利用示范带头的作用,以试验效果为说服力,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和督促,举办微贮技术培训班,在年底扶持建立一批甘蔗尾叶微贮技术养羊示范场、示范户,为甘蔗尾叶微贮技术道路铺沙垫石,让“变废为宝”之路更宽阔、更扎实。
保护生态、利于石漠化处理、山羊下山进圈好。目前,我市牛、羊的等草食动物养殖方式都是自由放牧为主,大部分靠山吃山的传统养殖模式,推广开发利用甘蔗尾、农作物秸秆养畜可“变废为宝” 推动河池市牛、羊养殖发展方式的改变,走圈养、半圈养模式,通向规模化、标准化、无害化、提高养殖户养殖效益、促进草食动物养殖的光明之路。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