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奶牛是*用品种的牛,经过高度选育繁殖的优良品种,产奶量很高。]分娩后,胎衣[[中医]胎盘和胎膜的统称。]在12小时内不能自然脱落,称为胎衣不。目前奶牛胎衣不一般的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却随着奶产量的上升不断上升,一般可高达10%~30%,更甚者有的牧场夏季竟然高达40%~60%,并往往引起子宫[子宫是人体部位名,位于骨盆腔**,在膀胱与直肠之间。]内膜炎,致使**推迟或屡配不孕。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奶牛胎衣不下[不下是指.不少于。]原因及防治。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
1.生理因素
初产牛难产会使胎衣不下的发病危险程度提高3~4倍,产双胎和胎儿过大的牛只发病率也会增加;胎衣不下与奶牛产量呈一定的正相关,即产奶量高的牛易发病。
2.病理性因素
(1)早产、难产及其他一些不正常分娩情况(如子宫扭转、积水等)会增加胎衣不下。
(2)子宫收缩乏力、弛缓的牛只会增加发病率。牛的胎盘属于上皮绒毛膜与结缔组织绒毛膜的混合型。收缩无力造成胎盘不易脱落。
(3)子宫炎症而引起胎盘粘连,引起子宫内膜及胎盘发炎,继而引起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发生粘连,造成胎衣不下。
3.管理性因素
各种应激(特别是热应激)会增加发病率,即夏季发病率高。
没有专门的产房,牛只分娩环境差和不适当的助产均会增加发病率。
坐槽饲养,牛只在产前产后运动少。
4.营养性因素
主要是奶牛产前的后6~8周(即干奶期)的饲养日粮的能量、蛋白质、钙、磷、硒、碘及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维生素D、维生素E的缺乏、过量或不平衡,都与胎衣不下有关。
(1)产前能量过剩。主要指干奶前2~3个月(泌*末期),此期能量转化为体膘效率高达70%,如在此期供给过多的能量,膘情过好,极易造成产前奶牛肥胖综合征(脂肪肝、采食量下降)及胎儿过大,造成产后奶牛采食量下降、难产和胎衣不下。应在泌*末期控制好膘情,膘情过好者应减喂精饲料,多喂干草。
(2)产前能量不足,主要指泌*末期和干奶期,供给奶牛的能量不足,使奶牛膘情太差,奶牛身体虚弱,再加上分娩应激,无力排出胎衣,极易发生产后胎衣不下。故在此情况下应适当增加精饲料,提高日粮营养。
(3)蛋白质不足。主要指奶牛产前低蛋白饲料饲喂会提高胎衣不下率。干奶期饲喂含8%粗蛋白的日粮,胎衣不下率可高达50%,而把日粮粗蛋白提高到15%,则胎衣不下率降为20%。
(4)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是动物生长发育、**生成、卵泡发育以及上皮组织的生长都需要的。维生素A缺乏,对繁殖的影响主要为流产、胎衣不下发病率的升高。产前补喂维生素A,会减少胎衣不下的概率。
(5)维生素E缺乏。维生素E是一系列叫作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脂溶性化合物的总称,是细胞抗**剂。若维生素E缺乏,则易造成胎衣不下及卵泡发育差。在日粮中添加抗**剂以满足奶牛需要非常关键。
(6)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主要是通过对影响钙的吸收进而影响胎衣不下。
(7)硒缺乏。硒是细胞抗**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成分,维护正常的繁殖机能。牛体内缺乏硒则易造成胎衣不下、子宫炎症。
(8)碘缺乏。碘主要是合成调节能量代谢的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氮酸所必须的物质,促进维生素A的合成。缺乏碘易造成胎儿发育受阻及死亡,使牛胎衣不下概率升高。
胎衣不下症状
患病奶牛拱背和努责,从*道内排出乌红色并散发恶臭的液体,2~3d后,未排出的胎衣开始**分解,其分解产物被吸收后,患病奶牛出现全身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腹泻等。胎衣不下包括全部胎衣不下与部分胎衣不下两种。
1.1全部胎衣不下胎儿胎盘大部分与母体胎盘相连,外观看不见胎衣,或者只能见到部分胎衣垂于*门外,胎衣呈土红色,表面有大小不等的胎儿子叶。整个胎衣滞于子宫内时,必须通过*道检查方能检出。
1.2部分胎衣不下部分胎儿胎盘粘连在母体胎盘上,或者大部分胎衣悬挂于*门之外,入手检查可摸到部分胎衣紧扣母体胎盘子叶,露出的胎衣呈灰红色。
由于胎衣**,病牛*道内不断流出恶臭的褐色分泌物。夏季气温高,胎衣**速度加快,若此时恶露流出不畅,则可导致病牛感染细菌而继发子宫内膜炎和毒血症等。
胎衣不下危害
奶牛不同于其它高等胎生动物,它的胎盘结构和**联系方式造成了奶牛易发生胎衣不下的疾病。奶牛胎衣不下常会引起子宫内膜炎、**推迟、配种次数增加,严重的会导致不育、产奶量下降,给奶牛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胎衣不下的患牛中,有的牛会继发感染子宫内膜炎,结果导致奶牛产后**延迟和配种次数增加;有的牛会继发感染*房炎及产后代谢病,产奶量下降,淘汰率增加。
奶牛胎衣不下防治
预防措施
1.改善围产期[围产期,是指怀孕28 周到产后一周这一分娩前后的重要时期。]舒适性。围产期的任何不舒适均有可能引起分娩过程不顺利,从而引发胎衣不下。
2.减少产房应激。产房应铺垫厚草、宽敞、干燥、洁净、光线适中、安静、不远离牛群。因在产房发生的任何应激,均会使分娩牛糖皮激素升高,促使发病率升高。
3.在围产期的牛只补充硒和维生素E从而可以降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提高奶牛繁殖性能。有关数据表明给饲喂缺硒日粮的奶牛补充硒后,可以明显降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而且硒和维生素E的混合使用对减少胎衣不下的效果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都更好。
4.预防低血钙。
5.合理日粮、选配、初配条件的符合都可以防止难产的发生,再有就是合理化助产,减少子宫损伤。
这几年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胎衣不下有明显的效果,西医抗生素、激素的应用促进子宫收缩、预防子宫感染,中医以活血散瘀,清热止痛为主,进行中药灌服促进胎衣排除。
6、保证奶牛营养平衡。干奶期奶牛饲养日粮中应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保证奶牛营养平衡,如钙的吸收能力,维生素E、硒等的补充,在冬季可以直接添加鱼肝油胶丸。
7、治疗子宫内膜炎。随着奶牛胎次增加,产道损伤概率增多,导致感染机会加大,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提高,也使新生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易粘连,所以应在早期正确诊断并有效。
8、加强护理。怀孕期间可适当增加活动量[此词条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贡献知识的乐趣。],怀孕初期,活动量相对要少些,但怀孕8~9个月时,活动量相对要大一些,每天舍外运动好不少于4小时。
9、调配营养物质。对有过胎衣不下病史的牛及体质差、胎次高的牛,产前1周可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1次维生素D3;在离母牛预产期45天和15天时,各肌肉注射1次**酸钠维生素E,每次5毫升;对经产母牛,产后立即采取补钙、补糖;对产后2~3小时后胎衣排出不多的奶牛注射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等。
治疗方法
西医的治疗方法如下:
(1)抗生素治疗。应用金霉素1克或土霉素2克,用10%生理盐水500毫升溶解,温热后注入子宫,促使胎儿胎盘缩小,利于胎衣排出。
(2)激素类药物。应用垂体后叶素50~100单位,肌肉或皮下注射,2小时后再注射1次,好是在产后6~8小时使用,12小时以内使用效果佳;也可用催产素100单位,麦角新碱6~10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
(3)辅助治疗。应用10%氯化钠500毫升或者含糖盐水1000~2000毫升,1次静脉注射。
(4)手术治疗。手术一般在产后36~72小时进行,胎衣易剥离的牛,采用剥离手术,剥离后,应向子宫内灌入抗生素(青霉素、金霉素、土霉素)每天1次,连用2~3次,防止感染。
(5)母牛产前30天肌注**酸钠维生素E可预防胎衣不下。
中医的治疗方法如下:
(1)当归、车前子各60g,川芎、*参、桃仁各30g,黄芪45g、红花25g、益母草120g、*姜21g、甘草15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黄酒4两为引,一次灌服,连灌三副。益气活血,通经下衣。食欲不振加白术、枳实各30g,有腹痛症状加没药、白芷各30g,体温高加银花、栀子各30g。
(2)黄芪50g、*参50g、当归80g、川芎30g、桃仁50g、红花80g、三棱80g、莪术80g、 瞿麦80g、益母草100g、*香50g、赤芍50g、牛膝30g、香附50g、肉桂50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凉灌服。一次一副,连用三天。益气固肾,活血祛瘀。
奶牛胎衣不下原因及防治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建议大家,科学合理的营养和饲养管理,为奶牛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牛群健康是预防胎衣不下的根本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