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牛[种牛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奶牛的定义为”*牛“,对*牛的定义为“专门养来产奶的牛,产奶量比一般的奶牛高”(1077页,2001年7月出版)所以奶牛就是母的,公的不能产奶,公的叫种牛,并不是叫“公奶牛”。]的质量提高需要技巧和正确的方法,请看以下提升种牛质量的技巧。
一般在下述情况下,应进行本品种[品种指一个种内具有共同来源和特有一致性状的一群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其遗传性稳定,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指具有相同品质的东西,如植物品种。]选育[选育是汉语词汇,解释是为确立隐性性状变种而有选择地培育。]:
(1)一个牛品种生产性能[性能作为中药学术语应用时,泛指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补泻等特性和功能(在此,亦可作“效果”)。]较高,体形外貌也比较一致,基本符合国民经济的需要,为了保持和发展民族品种的特性和数量,需采用本品种选育的方法。
(2)引进品种的保种须采用本品种选育的方法。如由国外引入西门塔尔牛、夏洛来、比法罗、利木赞[利木赞毛色为红色或**,口、鼻、眼田周围、四肢内侧及尾帚毛色较浅,角为白色,蹄为红褐色。]、摩拉水牛等良种均不能随意引入别的品种牛的血液,而必须实行本品种选育的方法。
(3)在杂交育种的后阶段,已出现了较大量的理想公母牛时,为使理想牛群特性巩固下来且有所提高,并使牛群整齐化,需要采取这种方法。需要指出的是,本品种选育是结合牛群培育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综合利用各种选种选配技术方法的综合性技术制度,只有这样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实行本品种选育,应遵守如下原则:
(1)要保持和发展本品种原有的优点和独特性能,注意克服原品种普遍存在的缺点。
(2)选种与选配相结合。选种要留有一定数量的可选对象,经过试验证明性能优良的种牛,还要注意合理选配,否则仍会影响生产性能的提高和牛群的生活力。
(3)进行本品种选育的同时,要注意切实改善饲养管理技术和建立良好的培育条件。缺乏饲料,培育条件低劣,即使有再好的高产遗传基因,其高产性能也表现不出来;饲养管理粗放,原有品种的经济性能也会退化。因此,实行本品种选育时,切不可忽视培育条件的改善。
开展牛的本品种选育的主要措施是:
(1)成立牛品种管理组织,负责本品种牛的保种和进一步改良提高工作,其中包括种牛鉴定、良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公牛[芝加哥公牛队绝对是在全球拥有最高知名度的NBA球队。]后裔测验及技术指导等。
(2)实行良种登记制度。
(3)建立种公牛的后裔测定制度:小公牛根据系谱分析,生长发育测定和外貌鉴定和初步选出后,到12至14月龄时采取其**,在短期内(如3个月内)随机配母牛一定头数(如80至200头),此后该公牛**只作冻精保存,不予输精实用;待所产后代产出之后,经过生产性能评比,如确定性能优良时,再将该公牛已冻**推广应用;相反,如后代性能差,则把原冻**全部废弃,公牛也立即淘汰。